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危難時刻放心不下貧困戶,三個選擇定格壯烈
——追記犧牲在扶貧一線的云南騰沖市駐村干部郭彩廷
“雨這么大,我放心不下群眾的安危……”郭彩廷走的那天,云南省騰沖市猴橋鎮大雨傾盆。
郭彩廷,猴橋鎮膽扎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第一黨支部書記。7月11日,他在冒雨駕車入村察看貧困戶災情的途中突遇泥石流,生命定格在47歲。
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邊疆基層共產黨員不忘初心、心系群眾的優秀品質。
“快退!快退!有泥石流!”
7月9日以來,猴橋鎮遭遇持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造成200余戶農戶房屋受損、2500余畝農作物受災,當地政府全力組織力量搶險救災。
7月11日上午短短幾個小時內,郭彩廷作出了三個不同尋常的選擇。
今年40歲的谷立奇是駐膽扎社區的輔警,也是郭彩廷生前見到的最后一個人。回憶7月11日的情形,他難掩悲痛之情。
當天早上,猴橋鎮大雨如注,多個村莊被水包圍,通行的路段出現了塌方、泥石流等災害。郭彩廷心里牽掛著的,是近40公里外的秀水溝村民小組和熊家寨村民小組的兩戶傈僳族特困戶,他們的住房都需加固改造。
“有兩戶群眾的房子已傾斜了,雨這么大,我放心不下他們。施工隊今天要去加固,我們趕緊走吧。”郭彩廷打電話約谷立奇各自駕車前往貧困戶蔡萬雄和熊中旺的家中。他們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7時55分許,便從猴橋鎮出發。
出發前明明知道這樣惡劣的天氣,路途艱險,但郭彩廷還是不顧家人和同事的勸阻出發了,因為路的那頭也有他牽掛的“親人”。這是他的第一個選擇。
出發不久后,他們就在途中遇到第一處塌方,走在前頭的郭彩廷便立即聯系挖掘機疏通道路。心急如焚的他,不斷催促加緊施工。
“這時候,他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前行的道路非常兇險,但他沒有退縮。”谷立奇說,道路搶通后,郭彩廷一心只想盡快到達寨子,盡快了解群眾的安危,勇往直前驅車前行。這是他的第二個選擇。
雨越下越大,路愈發難走。
郭彩廷驅車走在谷立奇前面30多米遠,突然他發現路旁山坡的泥土在滑動。就在這一瞬間,他本可以棄車自救,迅速逃離,但他卻從車窗里伸出手來,不停地揮手示意谷立奇開車后退,并大聲喊:“快退!快退!有泥石流!”。
在災難突然降臨的瞬間,他將生的希望留給年輕的同事,這是他的第三個選擇。就在這兩三秒的時間里,谷立奇立即倒車,而郭彩廷卻被泥石流連人帶車沖了下去。“當我緩過神來已看不到他的車子了……”谷立奇泣不成聲。
就在郭彩廷犧牲前的十多分鐘,他還將一張山體滑坡的險情照片發到猴橋鎮的工作群里,并標注“地點位于蘇江1.5公里處”,提示同事們警覺并處置,時間是上午9時16分。
郭彩廷發的這最后一張照片,成了他辛勤工作的永恒定格。
“他干起工作來就忘了自己”
猴橋鎮地處騰沖市西北部,是個邊境少數民族鄉鎮,全鎮共有傈僳族群眾5100余人。膽扎社區是猴橋鎮傈僳族聚居區,有9個傈僳族村民小組,470戶2200余名傈僳族群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301人。
今年3月27日,郭彩廷從猴橋鎮政府來到膽扎社區任黨總支部副書記,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及其他工作。他還主動請纓,擔任膽扎社區第一支部書記。當地群眾說,他為人謙和,時常面帶微笑,是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長期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基層干部,郭彩廷深知熟悉少數民族語言對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為此,他在工作之余,抓住機會學習傈僳語。“作為一名漢族干部,他可以和傈僳族群眾用較為流利的傈僳語交流。”膽扎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謝君微說。
今年12歲的傈僳族學生余生強家住大坡腳村民小組,因家庭變故成了“事實孤兒”。得知小孩無人照顧后,4月2日,郭彩廷就和謝君微來到余生強家中。“他想得周到,去之前特意提醒我帶上牛奶和八寶粥。”謝君微說。
4月3日,郭彩廷就到鎮民政部門為余生強申請臨時救助。很快,1900元的臨時救助金就通過審批發放到村里,村里將其交給膽扎完小的教師蔡文鳳代管。郭彩廷特別囑咐:“一定要照顧好孩子,錢快用完了再告訴我,我們再想辦法。”
余生強很內向,平時話不多,但郭彩廷有辦法打開他的話匣子。只要一有時間,他每周要去見一次余生強,微笑著用傈僳語跟余生強談生活和學習,讓他好好念書,不用擔心,有困難及時說。
“他總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謝君微說。
在膽扎社區,村民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郭老師,膽扎社區傈僳族黨員蔡新裝說:“郭老師脾氣好,對傈僳族群眾特別關心。我們叮囑過他,叫他下暴雨就不要進寨子,可是他干起工作來就忘了自己……”
余嬌是郭彩廷掛鉤幫扶的建檔立卡戶,因火災家里的主房被燒毀,郭彩廷想方設法幫助她家逐步蓋起新房;
楊家寨村民小組村民楊啟華和楊啟騫患上尿毒癥,家里醫藥費支出大,郭彩廷得知后當天就入戶調查,并協調鎮民政部門把他們納入低保范疇……
只要是對群眾有利的事,都有郭彩廷忙碌的身影。
“有困難就找郭老師”
郭彩廷是同事們公認的“老黃牛”,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認認真真、任勞任怨。
2013年7月19日,郭彩廷被抽調到騰沖市檳榔江三岔河水電站移民搬遷指揮部工作。此后的五年時間,面對移民搬遷工作中的困難,他沒退縮,充分發揮本地人優勢,訪民情、知民意、解民憂……
在輪馬、膽扎社區,提起郭彩廷幾乎無人不知。
“老百姓的利益無小事,只要我們真正尊重群眾、關心群眾,傾聽群眾訴求、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群眾就會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組織信任我,把我派來做群眾工作,我就要好好干,不管流汗、流淚還是流血,也要干好本職工作,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郭彩廷工作總結中他寫的話。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當地黨員群眾說,郭彩廷搞工作有一套,講話接地氣,講得到群眾心里,做事實在。膽扎社區黨總支部班子分工時,因他在猴橋的時間長,更熟悉社區情況,主動請纓承擔了大多數的工作。
在膽扎社區第一、第二支部書記空缺的情況下,他還主動申請擔任包括5個傈僳族寨子、情況相對復雜的第一支部書記,他說自己會聽也能講一些傈僳族語,工作方便。“他總是搶著到組織需要的關鍵地方去。”謝君微說。
郭彩廷常說,忙完了脫貧攻堅工作,膽扎社區黨總支部要搞一個“邊境學習課堂”,把黨關于農村發展和民族團結的政策精準宣傳到社區的黨員和群眾中去,然后把接力棒傳遞給本地黨員。
傈僳族群眾一見到他,會不由自主地圍上去,跟他說哪家的房子裝修好了,哪家的小商店開業了,哪個安置點的污水排放不暢了……
在當地傈僳族群眾心中,郭彩廷就是他們的“阿依爬”(傈僳語,意為“好大哥、好兄弟,需要敬重的人”)。
他到膽扎社區工作期間,走遍了社區735戶農戶,組織參加社區、村民小組脫貧攻堅相關會議37次,走訪76戶建檔立卡戶和62戶住房短板戶的次數連村干部都記不清了。他還帶頭調解矛盾糾紛、謀劃產業發展、檢查安全隱患……
“有困難就找郭老師”成了當地人的口頭禪。
“忙完就陪你去做手術”
郭彩廷一心撲在工作上,成了群眾的“貼心人”,陪伴和照顧家人的時間卻少了。
郭彩廷自幼生活在不富裕卻溫暖的大家庭里,哥哥和姐姐看著他讀書用功、成績優異,便早早步入社會,全力供他上學。1993年他從保山地區師范學校畢業參加工作。郭彩廷將這一切銘記在心,深知家人的不易。
他的父親今年83歲,患有耳疾,常年生病。郭彩廷唯一的兒子郭美濟2017年大學畢業后前往西藏工作,很久才能回趟家。照顧老人的重任,大部分落在了在當地小學任教的妻子李秀明的肩上。
7月11日六點剛過,李秀明早早起床,準備到猴橋鎮中心小學上課。看著雨勢過大,她特意在出發前一再叮囑郭彩廷:“今天的雨太大了,這幾天路上經常發生坍塌,你等天晴時再去吧。”
“好!”郭彩廷回復。
他不想讓妻子擔心自己,便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隨后,他叫上谷立奇出發了。
得知郭彩廷出事的消息后,傷心過度的李秀明很懊悔,如果那天自己態度堅決一點、自私一點,硬是把他留下,也許就不會出事。可是李秀明也明白:他心里裝著群眾,肯定是攔不住的。
11日下午五點,郭美濟輾轉27個小時回到家中。“沒事,沒事的,你爸爸走了,還有我。”母親李秀明緊緊地抱著淚流滿面的郭美濟說。
“我工作忙,顧不上家庭,平時都是你在替我盡孝,我覺得對不住你,也虧欠老人。”這是郭彩廷常和李秀明說的話,。當郭彩廷經常因為駐村扶貧不能照顧好父母時,李秀明沒有埋怨。
他們夫妻感情好,在周圍的鄰居中有口皆碑。雖然有時好多天都見不上一面,但經常會打電話或通視頻。
當郭彩廷全身心投入工作時,李秀明一個人默默承受著病痛。兩年前,李秀明患了腎積水,近期又患上甲狀腺疾病,她時常隨身拎著一個小水壺,里面裝著長期服用的藥。
7月4日,郭彩廷本來答應妻子下了班陪她去醫院打點滴。可為了給村民竇文杰申請補助,他那天忙著入戶了解情況,隨后又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忙到晚上八點多。“沒辦法,事情沒辦完,要給群眾一個交代。”他對妻子說。
“郭老師曾多次說過對不住愛人。”蔡新裝說。郭彩廷曾向妻子許諾:“再堅持堅持,等我把膽扎社區的事情忙完,我就陪你去做手術。”
然而,因工作忙碌,陪伴妻子看病的計劃一拖再拖。如今,這個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一定要見他最后一面”
“你是工作中的‘老黃牛’”“郭老師,一路走好!”……7月14日上午,保山市1000余名干部群眾和郭彩廷生前親朋好友自發來到猴橋鎮,大家或手捧菊花,或手持黑底白字橫幅,與郭彩廷作最后的告別。
7月14日下午,社會各界人士來到郭彩廷家中吊唁。
58歲的黃智慧深深地三鞠躬,隨后一遍遍安慰著郭彩廷的家人。當天下午晚些時候,黃智慧再次來到靈堂,凝視著郭彩廷的遺像,久久不愿離開。
“得知消息后,我就想著一定要見他最后一面。”黃智慧是北京一家公司在猴橋鎮永興河開發水電的負責人。2014年他來到猴橋工作后,開始與郭彩廷打交道,兩人逐漸結下深厚友誼。
黃智慧依然記得,幾年前他負責的水電站建成準備投產時,輸電線路中影響輸電安全的過高的樹木需要砍伐,有少數幾戶涉及的村民不同意,郭彩廷就用“土辦法”挨家挨戶耐心開展工作。
“其中有一戶人家,彩廷前后去了不下20次,花了近一個月時間。”黃智慧說,為了做通群眾工作,郭彩廷有時領著他一天兩次去群眾家里。“我們就跟著村民到田里,一邊幫著干活,一邊做工作。”
等那戶群眾的態度有所轉變時,郭彩廷連忙打電話通知黃智慧,他們一起來到村民家中。當天,水電站和村民現場簽了相關協議。
黃智慧說,這兩年,因為公司安排,他主要在成都工作,在猴橋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我和他見面的次數不多,但我們感情很深。”
7月12日,黃智慧準備從昆明回成都,得知郭彩廷犧牲的消息后,他向單位請假。由于天氣原因無法直飛騰沖,他于13日飛往芒市,隨后驅車趕往騰沖。
“我們有一段時間沒見面了。”黃智慧說,因為要來云南出差,7月9日他剛給郭彩廷打過電話。“他告訴我在扶貧點忙著抗洪搶險,我們還商量著過段時間一起去當地用電大戶企業了解設備投產計劃的情況。”
“我始終無法相信這個事實,只希望他走好。”黃智慧看著郭彩廷的遺像說。
【編輯點評:工作中“老黃牛”、 傈僳族群眾心中“阿依爬”、不忘初心的好黨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