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高校付費刷課灰色產業鏈:花錢在線刷課就能拿高分?
在線課程的尷尬現實
作為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創新,近年來興起的在線課程,無論是學校引入的慕課,或是開設的選修課網課,都因其學習時間更加自主,課程門類更加豐富,獲得不少大學生的青睞。
“很多網課是國內頂尖大學的知名教授的課堂錄像,以前根本沒有機會聽到這些老師的課,這對于我們拓展學科視野有很大的幫助。”鄭州大學2017級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李錦華說,學校對在線課程學習不作強制要求,但自己會根據興趣學習一些課程,比如數字攝影、藝術史等。
武漢科技大學2018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吳金偉也提到,學校在寒暑假開設了網上課堂,同學們可以利用假期自主學習如大學物理、線性代數、大學英語等必修課,如果在線測試合格,開學后就可以參加該課程的線下考試,對應的學分也會給到,不用再去課堂上課。
在周平所就讀的學校,2019年上半年,學校開放了近百門公共選修課,其中網絡課程有81門。他表示,學校的培養方案中要求,本科生須修滿6個公共選修課學分才能畢業。
“本以為可選性強、范圍更廣、內容更有趣的網課,上了后卻發現并不都是很有趣。不過大家都喜歡選網課,因為成績由網課平臺根據在線學習情況評定,上課、考試也都是在線完成。通過一門選修課很容易獲得2個學分。”對周平而言,修滿相應課程的學分才是正事。
盡管課程分值較大,有些必修課還與保研直接掛鉤,但武漢一所985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學生張正華坦言,自己和同學在學習慕課時確實比較敷衍,“大家覺得學不到太多東西,畢竟一節課只有十來分鐘”。
張正華說,自己所上的慕課,感覺老師和學生都在讀臺詞,表情僵硬。學生回答的語言太過書面。“講的內容教材里基本都有,還不如看書自學。”于是,在播放課程視頻的同時做其他事情成了常態。
華中地區某師范類高校英語系大三學生劉曉,大一時選修過一門“西方文化名著導讀”的線上通識課,通過朋友推薦,她在淘寶上找到一家店鋪,“交20元,提交完賬號和密碼,最后刷出來的成績分數有92分”。
劉曉認為,網課學習有時收獲不大,因為網絡測試可以多個平臺操作,很多題目都能找到題庫。“大家自己掛機刷課的話,一般會把手機放一邊,然后去做其他事情,時不時回來點一下課程中出現的題。”
針對大學生線上課程“刷課”現象,湖北校媒日前面向部分高校百名大學生隨機做了一項問卷調查,所在院校開設了線上課程的74人中,有66%的大學生表示會通過“朋友介紹刷課平臺、淘寶上搜索購買、高校供需撮合平臺QQ群、掛機”等方法進行刷課。
新事物有待強監管
“在線教育平臺提供視頻供,但很多人就是懶,寧愿刷劇、打游戲、兼職,也不愿意好好上在線課程。”兼職“從業”一個月來,楊黎深有感觸,刷課業務正是利用了高校學生這一心理才發展起來的。
對于網絡課程“刷課”現象,湖北某省屬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團委書記認為,在線課程這一新型教學方式處在發展初期階段,由于技術的不成熟必然會出現諸如此類的灰色經濟,而這也對網課平臺和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從技術和校園管理兩方面對學生在線課程的學習做好監督工作,加強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新模式。
對技術上的監管,楊黎也提到,“或許在線課程上采用指紋錄入、人臉識別等方式,同時監測好視頻的播放速度、IP來源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現象”。
然而對高校層面的監管,張林卻不以為然,“一般的老師就算知道也懶得管,只有引起學校領導重視了才會管一管”。至于網課平臺方面,他表示,“就算網課平臺再怎么檢測,軟件開發者總有辦法繞過檢測,網課抓得再嚴也有辦法克服”。
“前段時間網課平臺進行過幾次檢測并凍結了異常賬號,現在也消停了。”而張林的客戶在上一場“風波”中并未受到什么影響,“檢測來了,我就花成本,把單子導入到最穩的平臺,雖然成本高了點,不過不會出問題”。
事實上,近兩年來,臨沂大學、廣西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國內眾多高校紛紛加強了對“刷課”這一網絡課程不良學習行為的管理。
2018年4月27日,臨沂大學物流學院官網公布的一則《關于對采用第三方軟件刷網絡在線課程違紀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顯示,該校共有320人、551人次利用第三方軟件刷網絡在線課程(簡稱刷課),學校對涉事學生作出處理:面向全體同學檢討、取消刷課課程成績、全院通報批評、取消本學年評先樹優資格,并且將聯合相關在線課程平臺開展刷課監督。
2018年5月11日,廣西大學教務處官網對22名存在不良記錄的同學予以公示,并規定,連續兩個學期都有不良記錄的同學將列入網絡課選課黑名單,以后將禁止其再選修網絡課課程。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慧女副教授參與過慕課教學。在她看來,對于“代刷”組織應當堅決制止,對依靠“刷課”來獲取學分、拿到高分的同學也應該按照“違反誠信原則”來予以適當懲罰。
她表示,針對這一現象,需要從根源上尋找解決方案,加強管理與監督是一方面,但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提高課程質量、增強吸引力。同時,可以適當減少學生的慕課學習任務,減輕學生的壓力和負擔。
(文中周平、張林、張正華、劉曉、楊黎均為化名)
劉益伶 高澤林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高校付費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