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固陽縣是怎樣摘掉國家級“貧困帽”的?
□本報記者 劉玉榮 格日勒圖 巴依斯古楞
貧困人口多和土地沙化面積多的包頭市固陽縣,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隨后,在國家、自治區和包頭市幫扶政策的支持下,固陽縣先后在路、水、電、工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12年,在全縣21萬人口中,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就近萬人,固陽縣仍然被列入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成為該縣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為摘掉自治區級貧困縣的帽子,固陽縣委、政府提出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目標。目前全縣貧困人口數已由2014年的8602人下降到851人,貧困發生率由5.5%降到了0.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13797元,增速10%,高于自治區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2019年3月26日,固陽縣成功退出自治區級貧困縣序列。
壯大農村主導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還是要靠產業振興。通過發展農村產業,利用鄉土文化特色資源,通過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延伸農產品的產業鏈。”雙水泉村擁有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富余勞動力,如何利用好這一優勢?村委會首先想到了企業+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
包頭市建華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便是固陽縣懷朔鎮的龍頭扶貧企業,該企業采用種養基地、訂單、用工等方式,與固陽縣貧困農牧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讓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企業每年拿出利潤的130萬元用于專項扶貧,幫助2500多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脫貧。
“今年,建華禽業在已建成年出欄100萬只青年雞的基礎上,擬新建30萬只蛋雞養殖項目,規劃建設飼料廠1處、有機肥處理廠1處,雞舍3棟、蛋品加工車間1棟、蛋庫1處。5月初已經開工,預計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通過土地入股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到企業打工解決農戶就業、入股分紅保底兜底戶收入、訂單種植促產業規模化發展和訂單收購等方式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苯ㄈA禽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呂建華信心滿滿地說。
據悉,固陽縣政府將100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到該企業,劃分400股,每年按照入股資金8%的比例給貧困戶分紅,貧困戶每年實現2000元的穩定收入。提供200個務工崗位,優先錄用國家級貧困人口入企業打工,每月工資2500元以上。積極引導貧困戶種植訂單馬鈴薯,企業每年回收10萬噸馬鈴薯,項目覆蓋貧困人口2500人左右。另外,通過摸底調查,各鎮依托企業、合作社通過“代養羊”“代養雞”、流轉聘用等模式先后投資建設了10個利益聯結項目,通過貼息貸款等方式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130余家,3200多戶貧困戶受益。
樹致富志氣 增脫貧信心
“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如今國家的政策這么好,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支持,讓我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大家只要努力,也一定能改變貧窮的面貌,只有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才是對黨和政府最大的報答?!惫剃柨h下濕壕鎮油房壕村脫貧致富能手高貴在養豬棚里自豪地說,他正在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貧窮的現狀。
高貴2017年6月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原是油房壕村一名電工,靠自己的手藝維持著不富裕但溫暖舒心的4口之家的日子。2004年妻子因心臟病做了開胸手術,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近20萬元,隨后大兒子又因車禍意外身亡。2015年,高貴又患上髖骨結核,手術后落下了殘疾,只能靠拄雙拐生活。一時間,高貴感到崩潰和絕望,當村里了解到高貴家的情況后,村支書張美計馬上組織人員,及時將他家的危房、舊院進行了重建。住進維修后的新家,高貴看到了希望:“自己才54歲,雖然殘疾了,但我不能讓辛苦了一輩子的老婆養活,不能成為家庭、社會的負擔,我自己得站起來,不能躺下。”于是下定決心在家搞養殖。
高貴找到了村里腿有殘疾的楊玉,2個殘疾漢子一拍即合,共同辦起了養豬場,生活慢慢好了起來。自強不息的拼搏,讓高貴不僅拼出了美好生活,還成了十里八鄉的脫貧榜樣。
通過鎮政府協調,村委會和張美計共同擔保,2018年,高貴和楊玉又貸款22萬元,建起了540平方米的暖棚豬圈、40平方米的飼料加工廠,購置了6頭母豬、8頭生豬和1頭公豬。同時,他倆又在周邊開墾了十幾畝荒地,種植了玉米、豆類等飼料作物,從而開辟了作物產飼料、飼料養豬、豬糞做肥料的綠色種養殖循環模式。去年,他們賣了14頭豬,總收入4萬多元,之后又買了52頭仔豬,如今可以全部出欄了。
扶貧辦主任程利翔介紹說,在調研中發現不少貧困群眾存在“等靠要”思想。所以,我們在思想上教育引導,在產業帶動上讓一部分人先動起來,發展養殖和種植,實現穩定增收脫貧來影響帶動周邊人,讓貧困戶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越戰越勇。
選優任賢 合力攻堅
“我們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但這不是終點,我會一直助力父老鄉親一起奔小康!”日前,下濕壕鎮電報局村第一書記張俊激動地說。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4年4月,包頭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干部張俊接受組織委派,到固陽縣下濕壕鎮電報局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入村后,調查走訪是掌握發展的第一要務。他不辭辛苦,早出晚歸,走訪了全村群眾496戶、1028人,按程序建檔立卡貧困村民31戶53人。他發現,村里稱得上“年輕人”的也都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勞動能力普遍不高,僅依靠傳統農業收入十分微薄。
根據當地土地的實際情況,張俊積極籌措資金40萬元,幫助村里實施旱改水工程和節水灌溉工程,使得村里2000畝旱地變成了水澆地,僅這一項村民年人均增收500元。
在旱改水的基礎上,張俊擴大村里的種植規模。僅黃芪育苗、大黃芪種植,人均增收入1000元左右,成為村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僅如此,張俊還鼓勵村民養羊、養雞。2018年5月,電報局村28戶貧困戶,每戶托管養殖100只大紅公雞,每戶國貧戶購買雞可享受政府每只雞15元的補貼。固陽縣晶垚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還負責代養28戶貧困戶2800只大紅公雞,出欄后,按照每只雞連本帶利收入30元計算,每戶收入達到3000元。
2018年10月,他們還建成投產了100千瓦光伏電站。按照每天發電500度至600度計算,每年能發電15萬度至20萬度,年均收益10萬元左右,可以持續運行20年到25年。光伏發電直接賣給駐村工礦企業,實現電量自行消納,“賣電”得來的錢作為收益納入集體經濟用于扶貧,每戶貧困戶年均收益1500元。
張俊還把目光瞄準了電報局村委王家渠溝中的泰恒礦業公司。在多方考察后,組建鐵礦石尾礦廢石分選清運公司,統一分選、銷售尾礦廢石。“不僅可以對周邊土地資源及環境進行整理與保護,銷售廢石還可以創造利潤,支持貧困戶增收,支持貧困邊緣戶發展。”張俊說,投產運營后,預計年利潤約1000萬元,電報局村委占此合作公司10%的股份,村集體年利潤100萬元。
“脫貧摘帽并不意味著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我們的目標是‘不落一人’。”張俊說,“下一步,我們還要開發文化旅游小鎮建設,面對脫貧摘帽之后的鞏固工作,我的想法是讓已經脫貧的群眾不僅在資金上脫貧,更要在思想上脫貧,激發他們持續、自主致富的原動力,力爭使他們能夠做到脫真貧、真脫貧?!?/p>
像張俊這樣的第一書記,在固陽還有很多,如攜母駐村的懷朔鎮朝力干村第一書記傅永新,積極爭取項目、跑資金;5年落實了20件扶貧措施的金山鎮昔連腦包村第一書記梁守禮……
近年來,全縣獎懲分明,先后調整召回駐村第一書記3名,對不勝任的19名縣級駐村干部進行了調整。同時,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干部,全縣累計提拔重用扶貧干部71名,表彰獎勵優秀干部36名,鼓舞了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熱情。
如今,走進固陽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柏油路,一排排整齊有序的磚瓦房,還有大后山蓊蓊郁郁、滿眼翠綠苗木,讓人感慨不已,目前全縣已爭取到新一輪退耕還林建設任務87.24萬畝,完成建設任務66.24萬畝,工程覆蓋全縣25個國家級貧困村,人均退耕面積達20畝,8年工程期內人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已累計為17197戶退耕戶發放政策補助資金11736萬元,戶均收益6824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已成為貧困農戶穩定脫貧的紅利。扶貧救助資金累計投入491.36萬元,救助貧困學生1412人次;對貧困戶住院費用給予二次兜底報銷,為貧困人口購買大病、慢病和意外傷害險;新建磚瓦房3.3萬余間,農村常住人口全部住上安全房……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干部群眾的努力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記者手記】
提起脫貧攻堅,包頭人首先想到的是固陽縣。包頭市舉全市之力幫扶固陽,使全市最貧困的地區,今年成功“摘帽”。在固陽縣采訪的過程中,醫療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形式多樣的扶貧故事無不令記者感動。在自治區和包頭市的大力支持下,全縣擰成一股繩,終于摘掉了多年的貧困帽??h里原來的棚戶區變成了公園,田野上生態林綠油油,鄉村面貌整潔,脫貧的農牧民精氣十足,一副“新后山”的幸福畫面展現在新固陽。
編輯:曾珂
關鍵詞:固陽縣是怎樣摘掉國家級“貧困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