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閱古妙墨快雪幽 神聚長留作主賓
北海公園內的快雪堂和閱古樓,是書法、石刻、拓片等方面的研究者和愛好者無限向往的神圣之地。當年閱古樓建成后,乾隆不但親自題匾,而且有詩贊曰:“寶笈三希卒法珍,好公天下壽貞珉。樓正四面開屏幛,神聚千秋作主賓。”
6月9日上午,“青睞”人文尋訪團有幸來到北海公園,在公園黨委書記呂新杰帶領下參觀了快雪堂和閱古樓。
呂新杰書記出身北大,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史研究會會員、北京攝影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即為北京歷史文化、中國園林文化等領域。呂書記學識淵博,談吐文雅,他對北海石刻書法深入透徹的研究,讓“青睞”朋友難得了解到乾隆建樓設堂、保存珍品的由來和過程。
石碑來歷
快雪堂門前有一塊大石碑,上面鐫刻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北海公園快雪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評委會,2013年9月”。呂新杰告訴大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給亞太地區為保護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而作出貢獻的地方組織或個人設了一個獎,2013年,北海快雪堂由一家公司出資修復,申報后也獲得了這一殊榮,所以立碑為證。
沿踏垛而上,一行人隨著呂新杰的腳步進入堂內。院內樹蔭匝地,四周游廊環繞,清幽雅靜。很多人都知道,“快雪堂”分為三進院落,但建造時間不同,前兩個院落“澄觀堂”和“浴蘭軒”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原為闡福寺東所,是皇室人員到闡福寺捻香禮佛時休憩更衣的地方。第三進院落是33年后乾隆皇帝特批用金絲楠木增建的“快雪堂”,因其珍藏48塊《快雪堂法帖》石刻而將三進院落整體稱為“快雪堂”。
呂新杰說:“這三進院落在同治和光緒年間都曾注冊,后來八國聯軍來了,日本、法國、沙俄的聯合司令部就設在這里,損失了很多東西,但是快雪堂的48塊石碑沒有毀壞,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穿過一條夾道,是第二進院落浴蘭軒。在這里,呂新杰講述了一段快雪堂的過往歷史:民國時期蔡鍔將軍英年早逝,他的老師梁啟超非常悲痛,為了紀念蔡鍔,梁啟超提議為其建立一個紀念地,就選在了快雪堂,當時叫松坡圖書館。第二年,也就是民國12年,舉行了松坡圖書館成立大會,梁啟超被推選為館長。后來梁啟超去世,館長也未更換,一直延續到1939年,這里都是圖書館。新中國成立后被北京圖書館接收,蔡鍔將軍遺物由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至1987年,這里還是書庫,后北京圖書館將書收走,快雪堂重歸北海公園。
廊下碑前,呂新杰先為大家介紹這48方石碑的來歷,說到幾個人。
首先是馮銓。這位明末的文淵閣大學士,家藏頗富,他將所藏書法進行整理,選出特別優秀的刻在石上。由于他依附魏忠賢,崇禎朝被罷官,清軍入關,馮銓第一批降服,后在清為官直至康熙朝。馮銓此人雖然歷史評價不高,但其在文化藝術修養方面卻有極高造詣,這48塊石碑是他以一人之力收藏。
第二個人是刻碑的劉光晹,安徽宣城人,在明末清初時被稱為第一把刻刀。明清間鐫帖很多,以快雪堂石刻最為精美。
第三個人,叫黃可潤,福建人,是保定直隸一帶的一位地方官。馮銓后來家道中落,子孫不能守其藏。黃可潤買下馮銓的這套碑,從水路運回福建。
第四個人,是楊景素,時為閩浙總督。黃可潤的后代也守不住這48塊石碑,為楊景素所購。乾隆四十四年楊景素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他要把這48塊石碑運回京城獻給皇帝。當時坊間傳聞石碑入了皇家后天下不可得見,所以到杭州時,文人紛紛進行拓印。
乾隆得到這48塊石碑后特別開心,為什么?呂新杰分析:“一方面因為乾隆喜愛碑刻,另一方面因為馮銓和劉光晹所刻的這48塊石碑在坊間流傳,他一直得不到,終于到手自然欣喜。”
快雪堂
快雪堂的48方石碑可以說在中國書法史獨占鰲頭,述及原因,呂新杰解說:“第一因為選帖非常濃縮精煉,選了21位書法家的81個名帖;第二,選帖全面,由晉到元,中國的書法史它都有;第三,刻工第一,這是劉光晹的功勞。現在坊間拿快雪堂石刻跟閱古樓石刻相比,快雪堂是民刻第一,閱古樓是官刻第一。哪個更出眾一些?我作為北海公園管理處的負責人來說,兩邊都是國之瑰寶,但從刻工的鐵筆技藝上看,劉光晹在之上。閱古樓石刻的特點是體量大,那是清內務府集體的一個杰作。”
快雪堂第一塊碑即乾隆所撰的《快雪堂記》。“這塊碑里提到了為什么命名為快雪堂。”呂新杰指給大家看:“在這里:‘夫快雪堂之建,因石刻,非因雪。’”
快雪堂所收法書自晉王羲之至元趙孟釵?梗?琢斜閌峭豸酥?摹犢煅┦鼻縑?貳!按頌?皇峭豸酥??矗?翹迫肆倌〉模?頤槍芩?形焙夢錚?褪遣皇欽嫻模??鞘親詈玫模??運?淙徊皇欽婕I鮮????I鮮?卜淺3鮒凇G?’實劭吹健犢煅┦鼻縑?肥?淌幣哺芯醣仍墓怕サ囊?靡恍U飧鎏?衷讜諤ū憊使?┪鐫海??L玫牧磽飭礁鎏?莢詮使?!甭佬陸芙幼牌賴悖骸傲豕鈺敯顏飧鎏?蠢盞孟撕簾舷鄭?杉?淇坦ぶ??7腩?睦骱υ詿頌?幸蔡逑至順隼矗?犢煅┦鼻縑?泛竺嬗欣???頌獍希?腩?脫×似渲幸桓鱟詈玫模?褪欽悅項的。”
一路向前,可以看到馮銓選取了近20個王羲之的帖,《官奴帖》《極寒帖》《建安帖》《秋中帖》等都在其中,可見他對王羲之的喜愛。“《樂毅論》不是王羲之所寫,甚至不是唐人所寫,而是唐人寫后,宋人再寫,這個是元人模仿唐人和宋人的。”呂新杰停在《樂毅論》前說:“雖說摹來摹去,但我們看筆性符合王羲之,從此點來看我們認為是非常好的。這個帖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快雪堂里的《蘭亭序》是褚遂良所臨。呂新杰說:“褚遂良的《蘭亭序》比較被認可,因為他曾經在皇宮里天天看天天臨。褚遂良《蘭亭序》題記非常多,當時為了讓這個帖顯得珍貴,還寫著一個唐太宗的字,其實是畫蛇添足,因為從筆力上看和王羲之有一定距離。”
快雪堂法書年代排序有些亂,呂新杰認為這也體現了其珍貴性的一個側面。因為馮銓所處明末清初的戰亂之中,他只能時刻時停,這是馮銓等官員在那個風云際會時代對文化的一種堅守。
馮銓能寫娟秀的小楷,在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跋語中有他的一行小楷字跡:“崇禎十四年歲在辛已涿鹿馮銓”,非常漂亮,可以看出他在書法上也很有造詣。呂新杰說:“這行字也給咱們一個斷代,就是這些石碑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時正在刻。因為這套石碑沒有始刻年代,也沒有終點,從馮銓的題記咱們可以找到一個時間點。”
歐陽詢的《卜商帖》和《張翰帖》在呂新杰眼中也非常厲害,“歐陽詢的字中帶有險峻之色,筆力遒勁,這兩個帖完完全全顯示出他的功力。柳公權的字就顯得汪洋恣肆。”
走到《盟招帖》前,呂新杰說:“這個帖尤其前段部分非常奔放,完全是柳公權的筆法。有書家評論說后半部分有點打蔫,有失柳書意味,但是從筆性上看跟柳公權是貼近的,行筆自然,且多燥筆,神似柳書。”
顏真卿的《蔡明遠帖》意境疏淡,氣韻脫俗,歷來為人所愛。呂新杰笑著說:“寫顏真卿的字,得把案子擺正,紙放好,端坐焚香,不能有人打擾。”這里選了顏真卿的六個帖,其中《鹿脯帖》是墨跡上石,都非常美妙。
第三進院落坐落著金絲楠木建造而成的快雪堂殿宇,褐匾綠字掩映在綠色枝葉中,園正中有乾隆題字的“云起”太湖石聳天而立,令院子有曲徑通幽之感,充分展現出當時園林設計的精巧別致。
這里的第一方碑是宋高宗趙構的,寫的是《詩經》里的一些詩歌。是不是宋高宗真跡呢?呂新杰說:“那就復雜了。因為宋高宗自己寫的多,后人仿制的也多。”如何辨別呢?呂新杰指點:“我們看,如果是皇帝親筆他不會有什么忌諱,這里我們卻能發現一些諱言,所以我們以此斷定不是宋高宗所寫。但是它符合宋高宗的筆意,所以大家認為也是上品。”
“蔡襄的字非常漂亮,猛一看跟王羲之的字差不多,但是沒有特點。蘇軾的字有點斜,斜中有趣味,筆墨特別飽滿,近于肥,肥中又能看出筋骨,綿里藏鐵。蔡襄由于沒有特點,所以在宋代四大書家中排到第四。黃庭堅則是以大字取勝。”在聽講中,“青睞”團員不時記下呂新杰的點評之語。
馮銓對元人只選了一個趙孟睿?佬陸芨刑荊?衷誒純叢??倉揮興??豸酥?硨?900年能夠再現其神韻的就是趙孟睢!罷悅項在什剎海附近生活了40年,書畫合璧,真是一個大家。我們能夠在他的字里行間看出他高超的筆法。”
閱古樓
坐上公園特意安排的電瓶車,“青睞”朋友去往閱古樓。今天的北海微波蕩漾,綠樹隨風輕擺,藍天中白云朵朵,風景美不勝收。閱古樓上下兩層,樓門巍峨,平時只有一樓對公眾開放,展出黑紙白字的拓片,比原碑還要清晰美觀。二樓存放乾隆時期碑刻495方。
乾隆皇帝在閱古樓序碑里寫到,本朝100年來并未刻意收藏書畫,但日久積富,現在要臨池之模范。乾隆十二年到十八年,集皇家之力刻好495塊石碑,在北海瓊島西坡建起了這座閱古樓。
閱古樓左右環抱,依山而建,造型別致,裝修素樸,窗扉嚴密,樓體前圓后方,中間為縱深的天井。進入樓院,頓覺與外界隔絕,自成天地,幽靜異常。“中國傳統建筑從來不是為蓋房子而蓋房子,它要體現文化蘊義。我們看閱古樓是橢圓形的,象征一個筆筒,左右兩棵樹就是兩根毛筆。”呂新杰說:“門楣上的匾額‘翠涌虹流’是乾隆所提,這四個字寫得非常好,劍走偏鋒,虹字上面有一撇,流字上面沒有點。當時從這里可以直接看到西山的蓮花亭,所以皇帝那種江山一覽的胸懷、為我獨尊的情態都體現在這四個字里了。”
踏上蜿蜒的樓梯,“青睞”朋友被引入二樓琳瑯滿目的石刻叢中。
這里的495塊石碑,一共選自135位書法家,340個帖,印章1600個,乾隆皇帝在其中寫了200個跋,它和快雪堂不一樣,一是體量大,二是選擇更全面。這些碑被安放在玻璃展柜中,一列列整齊縱深,很是壯觀。
呂新杰介紹:“乾隆十八年閱古樓安置好后,乾隆先拓出來50多套,非常精美,現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存。”這52套乾隆拓本也因其少而異常珍貴。
乾隆皇帝在首起的序中有言:臨池之模范,書學之淵源。很清楚,為什么干這個事?就是一個模本。呂新杰說:“快雪堂基本集中了中國最優秀的書法家,自成體系。閱古樓則是皇家傾力打造的中國書法史,能保存到現在非常珍貴。”
第一個帖是鐘繇的《薦季直表》,呂新杰先給大家講述了此帖跌宕的經歷。“它的許多版本都在石頭上,只有一個是手卷,是乾隆的,存在圓明園長春宮。1860年英法聯軍將圓明園洗劫一空,《薦季直表》也流落到了廣州白鵝潭。士兵們想把搶來的東西趕快換成真金白銀,廣東的藏家孔廣陶花重金從一個英軍士兵手里買下一批字畫,其中就有《薦季直表》。得到后他秘不示人,北京的裴景福三番五次到廣州與其交涉,最終如愿以償買到手中。裴景福將《薦季直表》妥善保存,卻在民國初年被他的家奴偷走埋在地下。裴景福遍尋不到,后來有人給他出主意,不要罰,要獎。從地下拿出來的《薦季直表》雖有油紙包裹,但仍已腐朽不堪,這就是一代名帖的命運。“所以石刻有石刻的好處,刻在石頭上能夠永遠流傳。”呂新杰感嘆而道。
“鐘繇的這個字天趣盎然,包含了隸書到行書的轉變,體勢橫扁,尚有隸意,刻功也非常好,從這些章能看出此帖流傳有序。”呂新杰評價道。
閱古樓的《快雪時晴帖》和快雪堂的《快雪時晴帖》都是馮銓的家藏版本。“我們看碑中間部位有一個‘神’字,什么意思呢?唐朝書家張懷瓘把唐以前的書法給分了類,最好的叫神品,所以乾隆皇帝經常用‘神’來題字,把一些名帖弄得面目全非。”呂新杰說到此處,大家不約而同地輕笑了起來。呂新杰接著說:“我們看碑上的章清晰可見,尤其是字和章重疊的時候,字可明辨,章也能看出大致輪廓,最多的有三層疊在一起,可見當時刻工之精湛。”
兩次斷代
想找真跡可以看王珣的《伯遠帖》,這是三希唯一的一幅真跡。呂新杰說:“真跡這個說法出自宋徽宗,他主要是從王羲之、王獻之和王珣三人那一時期行筆的風格做出的判斷。而且鑒定它不像其他帖是勾勒出來的,《伯遠帖》是一氣形成。啟功先生也認可這是王珣真跡。”
柳公權的《蒙詔帖》前有序后有跋,顯得特別長。呂新杰說:“這個帖我們對比快雪堂的來看,便能看出劉光晹的厲害。快雪堂中劉光晹刻的把‘賊毫’都纖毫畢現,這里的帖看不出來,所以就不如劉光晹刻得那么精致。”
閱古樓碑刻到道光時經過了一次重修,重修后的碑加了饕餮紋龍邊,這又是一個重要的斷代時點,道光后再出來的拓片有龍邊,這是1839年。“所以沒有龍邊的比有龍邊的更值錢,有些人為了賣個好價錢,想辦法把龍邊去掉,一般都能看出來。”
碑的右側都有一行小字,呂新杰說那是為了印刷方便,使拓片有序不易混亂。說到這里,呂新杰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帖上石”的弊端,那是由于天子個人喜好而出現的一些遺憾,“比如米芾的字本身有點斜,乾隆覺得正的好,所以在刻碑時都給弄正了。有的字非常大,刻碑時要縮小,所以放大縮小都由刻工來決定。有時候還可能移行錯位,皇帝覺得這兩個跋好就換個位置放一放,但你可能喜歡另一個跋,那只能去看原跡。這就跟原帖有了沖突。但是和快雪堂一樣,不影響整個帖的質量。”
在18卷后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斷代:“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乾隆突然發現趙孟睢段酪巳四怪盡費√?形蟆G?’實廴盟?拇蟪夾醇感兇鄭?澩鎰約旱囊壞閾那欏K淙皇且恢只?嚀磣悖???質且淮巫既返畝洗?好揮姓餳感邪暇褪喬?∥迨?吣曛?暗摹!弊芙崧佬陸芩?玻?墓怕ケ??既返畝洗?揮辛醬危?直鷂?1792年和1839年。
最后是董其昌,呂新杰說:“入關后這三個皇帝,順治、康熙、乾隆,都推崇董其昌,而且康熙皇帝真正把董其昌的真傳擱在自己身上的。康熙的字筋骨和風韻都比較剛強,是一種帝王開拓之氣。乾隆皇帝是盛世皇帝,字有一些浮氣,尤其后邊他又喜歡趙孟睿?至腿躋恍5?還茉趺此擔?赴倌昀湊庖??磯遠?洳?耐瞥紓?煤筧艘簿醯枚?洳?淖址淺C饋!?
碑中有“煙云盡態”四個字,呂新杰認為值得推崇,為什么?“你看它猛一看像雍正的字,沒有乾隆常見字的妖媚,但確實是乾隆寫的,而且這四個字當時作為單獨拓片流傳。我們看‘煙’這個點肆意出了邊框,‘態’字上大下小,都沖出了乾隆固有的那種間架結構,體現出了盛世之君的一種情懷。”
最后面的五塊碑為御制詩、總后記及工作領導小組。“這就是中國古代,尤其是300年來,由王朝政府主抓的一項文化工程。”呂新杰由衷贊嘆:“現在惠及子孫,咱們面對它的時候,也能感同身受。”
呂新杰書記對于書法碑刻的見識和精辟評點,令現場的“青睞”朋友得以體會中國歷代書法大家作品的風采和韻味,大家紛紛表示太過癮了!北海公園有了快雪堂、閱古樓,也使人們可以整體領略中國書法江山的寶藏,閱古評鑒,快慰人生。
文/本報記者 王勉 攝影/青睞團員
編輯:楊嵐
關鍵詞:呂新 新杰 快雪 雪堂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