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自主可控:筑起信息技術新長城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無論是重大基礎設施還是智慧城市,無論是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還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和部門,它們都面臨著包括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等一系列挑戰。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名譽理事長呂新奎表示:“保衛網絡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而自主可控就是保障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的基本前提。”
所謂自主可控技術,就是依靠自身研發設計,全面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件到軟件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簡單地說就是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各類軟件全部國產化,自己開發、自己制造,避免受制于人。自主可控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義重大。
隨著我國自主可控技術不斷提升和產業鏈上下游逐漸打通,自主可控設備新品層出不窮,應用也在全面鋪開。自主可控筑起信息技術新的長城,同時也創造出新的產業發展空間。
從“可用”到“好用”
通過持續加大對核心技術的投入和對國內行業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我國自主可控產品不斷升級,從“可用”升華到“好用”
你相信嗎?一臺平板電腦,可以適應零下20℃到高溫55℃的嚴酷環境;一臺手機,可以浸在水中正常使用。
這就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剛剛發布的“天玥”系列移動計算產品。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副所長梁曉東介紹,這個系列的產品具備高可靠、長續航、耐濕熱、抗沖擊的特點,可適應高原、島礁、荒漠、叢林等惡劣環境,滿足數據采集、圖像處理、指揮控制、通信定位等應用場景需求,為戶外作業特別是惡劣環境下作業提供全新的硬件平臺解決方案。
“拿手持機來說,作為新一代自主可控手持終端產品,采用國產化處理器及功能模塊,支持軍用加密技術,能確保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提供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梁曉東說。
在重慶沙坪壩區的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展廳中,基于北斗通信技術開發的民用產品同樣琳瑯滿目。定位精度可以實現“厘米級”的北斗產品中,既有安裝了北斗芯片,可供徒步旅行者穿的“定位外衣”,又有為兒童和老人開發的“防丟手環”,部分北斗手機甚至還有一個“獨門武器”,即使沒有手機信號,也能實現雙向通話。
這些新品體現出我國自主可控產品的不斷升級。呂新奎表示,通過持續加大對自主可控核心技術發展的投入,目前核心產品已經從“可用”升華到“好用”。
“好用”一方面來自于技術的升級。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顧問竇強告訴記者,“2010年左右,飛騰芯片推廣難度還比較大,一方面芯片自身水平差距比較大,一方面軟件生態沒有跟上,兩者相乘,和國外產品相比就有一個量級上的差距。但到2014年我們推出1000A處理器以后,情況變化很大,從技術上來講,1000A比上一代單核性能提升了4到5倍,ARM架構也讓軟件生態更容易建立起來,這樣正常的辦公、上網、視頻播放等需求都可以滿足”。
“好用”的另一方面來自于對國內行業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我們從行業用戶身上獲得了源源不絕的創新來源。”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樹生告訴記者,“國外用戶和國內用戶在使用場景和使用需求上有很大的差別。曾經有一個用戶找到我們,說準備在一個省會城市建一個機房,給十幾個地市做災備,預算不到2000萬元,國外服務商報價6000萬元。用戶的方案是一對一災備,但我們研究后覺得可以做多對一災備,甚至能做64對1的災備,用1000萬元左右就能完成這個項目。這就是因為我們更懂中國用戶的實際情況”。
不過,自主可控設備仍有提升空間。有專家表示,盡管目前電力、銀行、金融等行業都在開展自主可控設備和系統的替換工作,但仍需進一步提升支撐規模,至少要能支撐百萬人同時在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自主可控技術需要建立一套評估機制,“到底提高了多少,增強了多少,要有評估,這樣在標準制定、立項、招投標、評審、驗收等一系列環節中才有據可依”。他還表示,自主可控在一些核心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領域方面,還需要不斷推進。比如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我們在自主可控能力上依然不足,需要增強這方面能力,補足短板,為提高中國移動終端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
發揮乘法效應
無論芯片、終端還是中間件、應用程序,每一個環節的短板都將影響用戶體驗,必須形成合力,發揮乘法效應,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
“自主可控未來的發展,在于要聚集各方優勢資源,廠商、用戶通力協作,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呂新奎告訴記者。
的確,在自主可控領域,產業聯盟不斷涌現。中科曙光、神舟通用、中標軟件、龍芯中科等公司聯合組建了“龍安聯盟”,聯盟的聯合實驗室構建了完整的集成應用驗證、測試與優化環境,能較好地發現和解決集成應用中顯現的問題,進行基礎軟件、芯片、服務器等軟硬件的適配和深度優化。如今龍安聯盟已正式發布了國內首款自主可控一體機解決方案。展訊通信、大唐聯誠、聯芯科技、元心科技等公司則組成了中國(中關村)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業聯盟,其理事長元心科技總裁唐如安表示,產業聯盟的成立正是為了打通從硬件到應用,積極建設自主可控的生態系統。
自主可控生態系統的建立,其核心正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太極股份總裁劉淮松坦言,從模式上看,IT服務正在從過去比較分散的應用和服務演進到現在平臺化聚合的服務,這也讓產業生態從垂直分工演進到生態的共同體。“自主可控裝備同樣如此,‘木桶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無論芯片、終端還是中間件、應用程序,每一個環節的短板都將影響用戶體驗,必須形成合力,發揮乘法效應。”
聯想國產化業務客戶經理聶耘鑫介紹說,聯想在研發之外,也在國產化軟硬件的兼容適配上投入了很大力量。“我們和一些業內主流硬件廠商、軟件廠商包括辦公軟件的廠商做了適配的工作,為將近1000多種外設產品做了適配工作,覆蓋了90%以上的辦公設備。現在聯想的自主可控電腦整機,能夠支持的應用軟件超過5000種。”
自主可控生態系統的建立,甚至讓自主可控裝備有可能超越國外的巨頭們。宏杉科技近日推出了基于飛騰處理器的國內首個企業級自主可控存儲系統MS3000G2-FT存儲系統。根據著名市場調查機構IDC公布的研究數據,中國國內存儲市場規模約在200億元左右。在占比66%的企業級中端市場中,自主可控產品卻一直缺席,因為自主CPU一直被錯誤認為只能應用在低端領域,但通過宏杉科技與飛騰建立戰略合作關系,MS3000G2-FT填補了國內自主可控企業級存儲產品的空白。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治說:“和飛騰合作,我們會拿到CPU最核心的東西,知道CPU的核心指令后,效率就會變得很高。這樣整個生態各個環節的合力就能體現出來。”
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也表示:“單純的賣芯片不能實現盈利,我們現在是和國內所有的軟硬件廠商一起捆綁性地構建基于飛騰體系架構上的硬件生態環境和軟件生態環境。從支持策略來講,我們也會凝聚基于飛騰體系架構整個生態鏈上的軟硬件合作伙伴,一起配合來做這種解決方案的優化。通過協同優化,雖然芯片的性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最終用戶獲得的效果確實得到了提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自主 用戶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