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來自“淮上明珠”安徽懷遠的田間調查
農機變聰明 莊稼會說話——來自“淮上明珠”安徽懷遠的田間調查
記者 常 欽 徐 靖
安徽省農墾集團龍亢農場正在開展小麥標準化收割作業。 李 峰攝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
編者按:從8億人“吃不飽”到近14億人“吃不完”,透過飯碗,折射出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性變革。這不僅是量的提升,更是質的跨越——農業正大步邁向高質量。
眼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各地的夏糧收購正在火熱進行。“三夏”大忙時節,本報記者深入糧食主產區,到地頭,訪農戶,近距離觀察農業生產方式、產業鏈條、基礎設施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探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田間脈動。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到過安徽省懷遠縣的人總會贊一句:“土肥水美好地方!”淮河、渦河等河流從這顆“淮上明珠”穿流而過,180萬畝小麥、90萬畝水稻、70萬畝玉米扎根田野,懷遠縣的糧食總產量常年穩定在120萬噸左右。今夏,這座“全國產糧百強縣”的田里有啥新變化,且隨記者探訪一番。
物聯網扎根田間,在手機上“耕耘”
剛進懷遠縣徐圩鄉,路上竟堵起車來——一會兒五六輛聯合收割機成行而過,一會兒滿載秸稈的運輸車攔在前頭。正愣神兒,一輛小汽車從后面駛來,徑直停到車前。車里下來的正是我們要找的采訪對象——盛世興農合作社理事長尚躍。
開著小汽車來種田?尚躍解釋,這是為了調動和配合農機。“這幾天大忙,農機全撒在外面,遇上緊急事得開上車第一時間趕去解決。”
“開車進田,靠手機種地,這擱以前想也不敢想,夢也夢不到。”尚躍打開話匣子,“我10多歲就跟土地打交道,那時候套牲口一天犁個三四畝地就不錯了。遇到麥收頭疼得不得了,全家老少全上陣,10多畝地還要忙上十來天。兒子學校還專門放假讓回來拾麥穗哩!”
如今拾麥穗的“兒子”尚林慶長大了,成了合作社的農機手。“端午節前那場雨,就是搶收搶種的發令槍!”尚林慶說,6月3日剛開始收麥,就看天氣預報說6日有雨。“2000多畝地啊!擱以前只能干看著泡在水里。”現在不同了,合作社的12臺收割機開足馬力,吞吐不停,終于在5日深夜跑贏了時間。
一場及時雨如期而至,落在了剛收完的麥地里。雨后土壤墑情正好適宜播種,尚林慶換上播種機又開始忙碌。“收獲一塊、耕整一塊、播栽一塊。”你瞧,在這里,夏收夏播“一條龍”,“三夏”(夏收、夏播和夏管)變成了“兩夏”。
“種收一體,省工省時。”尚躍說,以前種玉米要起壟播種,人工費就要120元一天。現在種肥同播一次性完成,省了不少人力成本。播種機一天能播150畝。合作社的60臺拖拉機、播種機齊上陣,3天就種好了1萬畝高粱和4800畝的青貯玉米。
如今的農業不再是拿著鋤頭種地,物聯網、自動化等新技術扎根田間,“耕耘”轉移到了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有農機下田,就跟城里人手機約車一樣。”尚林慶說,今年他作業面積有五六萬畝,不少人都是通過微信下的單子。
農機有了“大腦”。每年從南向北,隨著麥穗成熟的節奏,懷遠縣總有一批“新麥客”駕駛收割機一路收一路走。“以前是車找地,現在是地找車。”尚林慶晃了晃手機說,哪臺農機在哪,播種施肥了多少,地塊面積產量等信息實時傳來,一目了然。物聯網實時調度,機手不再跑冤枉路了。他介紹,不少農機還安裝上了傳感器、激光儀、導航設備等,無人自動走直、平整土地等手機就能操作。“以后可能更智能,有望實現拐彎等精細作業。”
莊稼、土地會“說話”。在安徽省農墾集團龍亢農場,3000畝的試驗田“武裝到了牙齒”——攝像頭106個、傳感器55組,氣象站2座,物聯網設備21臺套。苗情、病蟲情、災情預警等信息,掃下莊稼的二維碼即可獲取完整生產檔案;澆多少水、曬多久日光浴……物聯網遠程操控給土壤做體檢,溫度、濕度、鹽分、電導率實時呈現。
“人努力,老天爺肯幫忙。”尚躍說,灌漿期氣溫適宜,小麥收成和質量都是歷年來最好的。平均單產1160斤,高產的能達到1200斤以上。
一站式全程服務,土地有了“好保姆”
淝河鄉泗湖村的地早已耕好,就等下雨,地皮一濕就馬上種玉米。地頭的樹蔭處,村民張友虎正忙里偷閑靠著電動三輪車打盹。眼前這地得之不易。現在,他沒事總要到地頭轉轉,有時天不亮就扎進地里。
怎個“得之不易”?眼前這52畝地原是五戶人家的。“自己家的10多畝,四個堂兄弟在外地打工,地照管不了,都免費托付給了我。”愛人在縣城陪孩子讀書,張友虎一個人種這50多畝地,得作多大難,可想而知。
可38歲的張友虎思考再三,還是咬牙接了過來。“縣里的平安農機合作社在村里搞起了托管服務,這是咱敢‘咬牙’的重要原因。”
“犁地、播種、打藥、收割,‘一站式’全搞定,太省心了。”張友虎說,這次麥收,聯合收割機兩天不到就收完了,6萬多斤小麥沒沾地,合作社就給聯系了買家,一個電話直接來車拉走了。
平安農機合作社的社員張杰,今年負責給泗湖村搞托管。他說,“現在村民對托管服務的需求很旺盛。外出務工的、老人在家種地的、土地規模較大的,都離不了我們,從種到收不用操心,連賣糧服務都給對接好。”
尚躍還有一個身份——周圍1000多戶村民的“田保姆”,托管著1.4萬多畝土地。走進他的合作社后院,仿佛進入了一個工廠,存儲1萬噸的糧食倉庫藍頂黃墻,200噸的烘干設備高高聳立,1200平方米的機械庫里各色農機齊全。尚躍說,不同規模的農戶在合作社既可以選擇種管收一站式全托服務,也可以靈活選擇代耕、代種、代烘、代儲等單項作業。目前,合作社農機作業年收益能有1000萬元,托管服務收益也達800萬元。“相信明年托管收入就能超過農機。”他信心滿滿。
龍亢農場正嘗試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今年麥收,農場選擇新街村100畝地先行試點。“保底價600元一畝,利潤按比例分紅。”新街村第一書記曹法云說,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婦女孩子留守。全程服務讓打工的安心,在家的省心,激發了土地潛力。
“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67元,增加產量100斤,為農民節本增收200元以上。”龍亢農場副場長楊俊生介紹,農場聯合周邊25家合作社,成立了龍亢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不愁錢、不怕天,技術服務到田邊;只要經營我用心,適度規模穩掙錢。”目前,公司年社會化服務約60萬畝,帶動農民增收1.2億多元。
按粒種、按品種播,精細化貫穿全產業鏈
在龍亢農場看到一個有趣場景:5臺單穗脫粒機一字排開,十幾個女工蹲坐一排忙活著呢!有人抖動簸箕清除雜物,也有人把麥穗放在板子上,揮舞著棒子敲打脫粒。之后統一再把麥粒麻利裝進小紙袋,在紙袋上寫明“編號+品種名稱”,投進旁邊的大袋子里……
科技含量如此高的龍亢農場還要人工脫粒?楊俊生解釋,這是農場每年都要做的小麥育種篩選,從不同小麥材料中選出最好的單穗,脫粒后包起來,來年這一穗種子能種一行。
“以前種地算大賬,現在種地算細賬——在播種環節,按穗種、按粒種、按品種種成為新風尚。”平安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霍興甫說,在普通大田,以前玉米按斤播種,一畝地約莫播個六七斤,心里沒個準數,還容易漏播。現在精量播種,一畝地就播4400粒,誤差上下不會超過100粒,一下就把成本控制住了。
有人算起了田里的秸稈賬。穿著迷彩服,河溜鎮貢集村黨支部書記孫為林在秸稈山下正忙著指揮叉車堆放秸稈。機械的聲音大得驚人,他雙手起勁比劃著。這個藍天秸稈經營部能儲存3000噸秸稈。孫為林介紹,最好的秸稈賣給牛場作飼料,中等的賣給家具廠做板材,差點兒的賣給電場做燃料。
“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一半在籽實,一半在秸稈。把秸稈有效利用起來其實是找回農業的另一半。”孫為林說,今年小麥產量高,秸稈產量也不低,一畝地能產出秸稈800斤。懷遠縣常年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約360萬畝,產生秸稈總量約195萬噸。“去年小麥剛種上就有人提前下了6000噸秸稈訂單,今年一直在趕工期才勉強完成了5000噸。”
有人算起了種養一體的賬。在尚躍的地里,記者第一次看到水稻旱直播,徹底顛覆了記者對水田的認識。原來,在麥收之后,水稻可以像種小麥一樣機播到田里,種肥同播,然后直接放水就搞定了。這一操作,直接跳過了育秧、插秧等環節。更神奇的是,再過一個月,這片稻田就會變成魚的樂園。“鯽魚、花鰱暫時養在農田邊緣的水溝里,等水漲上來,就能直接游進田里。”
“稻田為魚提供了餌料,魚游動幫稻田松了土,還能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同時魚的糞便又是上好的有機肥。農藥和除草劑用量少了,地力卻肥了不少。”尚躍說,今年稻米上市前,有機證書就能批下來。
“種地得講究高質量,有了質量才能有效益和競爭力。”尚躍說,“大路貨擺在路邊無人問,優質、綠色、品牌農產品即使價格高也有人搶著買。在大城市的超市,我們生產這種香粳稻,每斤價格賣到15元,是普通稻米的6倍,但銷量一直都不錯。”
楊俊生認為,靠種地賺錢有竅門——種得再好,收得再多,如果優勢不突出就很難獲得好收益。“農民賣糧一個車就拉10多個品種,混著種、混著賣,自然賣不上價。”他說,“就好比把金子和沙子一起賣,多暴殄天物啊!如果單一品種收儲、銷售,高筋小麥做面包,弱筋小麥做餅干,中強筋小麥做面條、饅頭,效益一下子就出來了。”
“以前生產是我們的強項,市場是我們的短板。現在趁著豐收,正好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楊俊生說,我們已經構建了種糧全產業鏈,農場五糧液釀酒專用糧基地實現“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轉化;為“米老頭”公司做膨化食品用的稻米正在試驗中,脆感、形狀等指標都在努力調整。
瞄準規模化,“一塊田”惠農又富農
張友虎還有新期待。最近他聽說隔壁徐圩鄉搞了“一塊田”——10多畝一個整塊,大的有幾十畝,統種統收,就連農田水利設施也都整修了一遍。“我這10多畝地分到七八處,今年收割,老有農機手打電話抱怨找不到地塊。”尚躍也老念叨,自己能鋪那么大攤子,多虧是徐圩鄉“一塊田”改革打的底。
“‘一塊田’一馬平川,大農機撒歡跑!”張杰曾到徐圩鄉搞過收割,原來收割機的最小割臺2.7米,地都下不去。現在“一塊田”,六七米的割臺成了新選擇。“使用大機械收割小麥,零散地塊費時間,傷機器,作業費每畝80元。并成大田后,地塊平整,收割方便,作業費只需50元,效率明顯提高,費用卻大大減少。”
啥是“一塊田”?“本質上是農民自發進行的土地整理。”徐圩鄉黨委書記蔡永解釋,村民互換并塊,形成戶均10—30畝成方連片便于耕作的“一戶一塊田”。小地塊間的田埂、壟溝整平,水渠和小路復墾,耕地增加了。殷尚村東邵組原來430多畝地變成了460多畝,整整多出來30多畝地。“待全鄉完成改革,有效耕地面積將增加5000畝左右。”
“如今城鎮化步伐加快,徐圩作為典型的淮北平原農業區,農民承包地‘細碎化’、生產管理‘南征北戰’難題給農民生產帶來麻煩,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發展。”蔡永說,“一塊田”這是村民自發的創新探索。
鄉里順勢而為,整合美麗鄉村、農林、水利、道路等涉農項目,優先支持“一塊田”地區農業基礎建設,全鄉12.3萬畝耕地正轉為高產、高效、抗災的優質農田。截至目前,徐圩鄉已完成144個村民組的土地整理,合并土地面積7萬多畝,占全鄉土地確權面積的六成左右。
現在合作社搞得紅紅火火,但是眼見著身邊的伙計們年齡越來越大,尚躍心里還是有顧慮,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90后大多數離開了農村,就算是勉強留在農村的,也不愿意種地,這么多的地,這么好的地,以后交給誰來種呢?
“一塊田”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了更大空間。蔡永說,“新農人”采用的生產方式、管理方法更科學,效益也在逐年升高。“一塊田”大面積推廣后,徐圩鄉新型經營主體達157個,比改革前增加了三成以上。永紅村李廟組原來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已經由392人減少到了7人。人數少了,但規模大了,如今村里的地種上了皖墾種業公司、現代牧業的訂單,小農戶跟著進入了規模經營。
“大帶小,聯農帶農、惠農富農。”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江激宇表示,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分散,往往賣農產品時價格低廉,購買生產資料時,價格又比較貴,利益大量流失。“這里面需要發揮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將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這為未來誰在種地提供了解決方案。”
尚林慶暢想,在合作社園區內選址,打造民俗民宿為主題的旅游小鎮。設置家庭小作坊,挖掘農村歷史傳統文化,讓民間的小磨豆腐、豆餅、麻油、香醋、粉絲等制作技藝在作坊里展示。
作坊外面,集中連片的稻田,風吹稻浪,稻香陣陣,城里人到這兒休假游玩,別有趣味!他轉身問記者:“那時的鄉村既愜意又詩意,您是不是也愿意多來走走?”
制圖: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8日 18 版)
編輯:曾珂
關鍵詞:來自“淮上明珠”安徽懷遠的田間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