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小長假大數據:從端午假期看中國消費潛力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小長假大數據:從端午假期看中國消費潛力
新華社記者 于佳欣
端午小長假期間,全國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9597.8萬人次、同比增長7.7%;實現旅游收入393.3億元、同比增長8.6%;鐵路累計發送旅客5074.4萬人次,增長7.7%;北京王府井、上海陸家嘴等商圈消費人次和銷售額分別增長約10%……
小長假是激發消費活力、觀察中國經濟內在潛力的重要窗口。隨著端午假期結束,新一波小長假消費數據陸續出爐,這些數據進一步彰顯中國發展中蘊藏的經濟活力和消費潛力。
消費再掀熱潮:全國知名商圈銷售額增長可觀
平時喜歡在網上“買買買”,到了小長假,步行街、商場、購物中心就成了不少人逛玩的首選之地。
據商務部監測,端午小長假期間,重點商圈、大型購物中心銷售增長明顯。端午節期間北京重點監測60家零售、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20.5億元,比去年端午節假期增長6.3%,其中西單、王府井等重點商圈消費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9.6%和10.8%。
6月7日至8日,上海共實現消費額76.27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南京西路、南京東路、陸家嘴等老牌商圈銷售額同比增長10%左右。重慶重點監測商貿企業實現零售額16.2億元,同比增長8.5%。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各大購物中心里,商超+餐飲+娛樂成新標配,集合了美食、親子、休閑娛樂等綜合消費模式,滿足了人們的體驗式消費需求,人氣火爆。
節假日對傳統商圈客流量的拉動已被屢次證明。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商務部在全國的11條試點步行街客流量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9%,營業額增長28%。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隨著線上線下融合步伐加快,購物中心、步行街等實體業態也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并引進大量新的服務業態,改善了消費體驗,所以這些消費場所呈現出人潮涌動景象。“這也說明,只要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商業模式,就會讓潛在的消費需求轉化為巨大購買力。”
超9500萬人次國內游:短途游、文化游特色凸顯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端午期間,全國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9597.8萬人次,同比增長7.7%;實現旅游收入393.3億元,同比增長8.6%。
這組數據,或能證明小長假期間人們的出游特點——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公路出行以中短途自駕需求為主,據初步統計,全國高速公路出口流量同比增長約4%。
中短途游往往成為小長假出游首選。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周邊游、自駕游、高鐵游成出行主流,70%的游客出游半徑不超過300公里。
除了短途游,文化游特色凸顯。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端午期間,北京旅游售票、娛樂等服務消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75.6%和32.1%。端午節當天,北京世園會接待游客超過5萬人次。
端午期間,博物館、展覽館也十分受歡迎,美團門票大數據顯示,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游相關產品搜索量同比增長超200%,北京故宮、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館,以及新晉網紅失戀博物館等均成消費者熱門選擇。
“近年來,服務消費在小長假消費中日益火爆,凸顯了消費升級加快的趨勢。”趙萍說,目前,包括旅游、文化等在內的服務消費已占消費總支出的“半壁江山”,更應該通過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挖掘服務消費潛力。
數億只粽子售罄:折射消費市場空間大
一粽可觀消費熱度。據業內不完全統計,端午節前后,數億只粽子被消費者一掃而光。
天貓“6·18”粽子消費數據,端午節前一周,賣出1.23億只粽子,同比增幅超250%。數億只粽子背后是“吃貨”們個性化的追求,也是商家創意化的體現——
根據天貓相關數據,粽子有“五人份”,也有“一人食”;有會“飛”的磁懸浮粽子,也有“高考粽”,順應消費者對粽子新鮮度要求的保質期一周的“短保粽”銷量登頂。而蘇寧易購數據顯示,受端午遇上高考的影響,“蛋糕+粽子”組合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0%。
從網上下單情況看,消費不僅多元化愈發明顯,潛力也有待進一步挖掘。京東大數據顯示,從下單金額看,縣域及農村地區在端午節期間客單價最高,其次是二線和一線,這也再次證明了縣域及農村地區展現出的極高的消費能力。
近期,中央和地方層面紛紛出臺促消費政策,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步行街升級版、培育夜經濟等入手,激發消費潛力。發改委也表示,將加快落實汽車、家電、信息、養老、育幼、家政等領域促進消費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說,中國市場不僅體量巨大,而且消費市場還在不斷升級。通過新一輪消費政策落地和紅利釋放,企業不斷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消費 數據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