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我國金融期貨市場運行平穩 機構投資者成重要力量

2019年06月12日 16:13 | 作者:潘清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上海6月12日電(記者 潘清)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場內金融期貨市場起步9年來總體運行平穩、功能發揮良好。機構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加,成為維護金融期貨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12日舉行的“第一屆復旦大學金融學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聯合研討會”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李海超表示,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投資者對金融風險管理工具的潛在需求日益迫切。2010年,滬深300股指期貨在中金所成功上市,彌補了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的空白。截至目前,包括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在內,金融期貨產品數量已增加至6只,在健全我國金融風險管理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9年來,我國金融期貨市場運行安全平穩,各類投資者有序參與,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年末,機構投資者開戶數由2010年年末的68戶增加至4萬戶,當年機構投資者在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市場的持倉占比分別達到56%、51%、72%,在國債期貨中的持倉占比達81%,成為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股指期貨的上市為投資者提供了規范、透明、高效的風險對沖手段,對穩定現貨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國債期貨的上市促進了國債一級市場發行,顯著提升了國債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和流動性,同時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利率風險對沖工具。

在我國,金融期貨產品的上市令機構投資者得以選擇更加多元化的交易策略,拓展了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空間,顯著提升了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李海超表示,未來中金所將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提升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努力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金融期貨市場。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經濟學學術訪問教授魏尚進建議,在QFII、RQFII以及滬深港通等機制日漸成熟的基礎上,可探索通過互聯互通機制讓境外合格投資者參與境內金融衍生品交易。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有望通過降低風險溢價、改變無風險利率、帶來新的需求等三大途徑,對境內市場資產價格產生正面影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金融 投資者 期貨市場 機構 期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