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按層級內容分為“五級三類”
中新網5月27日電 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莊少勤今日表示,從規劃層級和內容類型來看,我們可以把國土空間規劃分為“五級三類”。
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莊少勤、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張兵介紹《中共 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資料圖:草原美景。宋新華 攝
會上有記者提問,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具體是指的哪些內容?
對此,莊少勤表示,這次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改革是國家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土空間規劃“四梁八柱”的構建,也是按照國家空間治理現代化的要求來進行的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構建。我們可以把它簡單歸納為“五級三類四體系”。
莊少勤指出,具體可以這樣分,從規劃運行方面來看,我們可以把規劃體系分為四個子體系:按照規劃流程可以分成規劃編制審批體系、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從支撐規劃運行角度有兩個技術性體系,一是法規政策體系,二是技術標準體系。這四個子體系共同構成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跟以往的規劃體系相比,我認為一方面是著力改善了大家比較關注的規劃編制審批的環節,同時特別加強了規劃的實施監督。對兩個基礎體系也是按照新時代的新要求進行了重構。
《若干意見》指出,2020年要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去年自然資源部組建以來,我們就著手來推動這四個子體系重構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一些階段性成果。隨著《若干意見》印發以后,相關的一些成果也會陸續發布。這是從規劃運行體系的角度來看。
莊少勤說,另一方面,從規劃層級和內容類型來看,我們可以把國土空間規劃分為“五級三類”。“五級”是從縱向看,對應我國的行政管理體系,分五個層級,就是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鄉鎮級。當然不同層級規劃的側重點和編制深度是不一樣的,其中國家級規劃側重戰略性,省級規劃側重協調性,市縣級和鄉鎮級規劃側重實施性。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并不是每個地方都要按照五級規劃一層一層編,有的地方區域比較小,可以將市縣級規劃與鄉鎮規劃合并編制,有的鄉鎮也可以以幾個鄉鎮為單元進行編制。
“三類”是指規劃的類型,分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的專項規劃。總體規劃強調的是規劃的綜合性,是對一定區域,如行政區全域范圍涉及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全局性的安排。詳細規劃強調實施性,一般是在市縣以下組織編制,是對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強度等作出的實施性安排。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包括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法定依據。這次我們特別明確,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將村莊規劃作為詳細規劃,進一步規范了村莊規劃。相關的專項規劃強調的是專門性,一般是由自然資源部門或者相關部門來組織編制,可在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層面進行編制,特別是對特定的區域或者流域,比如我們正在開展的長江經濟帶流域,或者城市群、都市圈這種特定區域,或者特定領域,比如說交通、水利等等,為體現特定功能對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作出的專門性安排。這是三類相關專項規劃的類型。
莊少勤補充強調稱,這次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四梁八柱”,不是簡單換一個名稱,比如說我們把它統稱為國土空間規劃,也不是形式上的拼湊,我認為體現的是生態文明新時代空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若干意見》里面特別強調,新的規劃要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要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因此,“多規合一”以后的國土空間規劃要在原來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的基礎上,融合它們的優勢,既注重宏觀也注重微觀,既注重自然也注重人文,既有管控也有發展,既注重技術性能也注重政策性,既要研究實體空間也關注經濟社會問題,既要強調全國的統一性也考慮到地方因地制宜的差異性。所以新的國土空間規劃要按照文件里指出的,要成為能用、好用、管用的規劃。
莊少勤稱,所謂“能用”,我理解為要適應新時代要求,適合于國情。所謂“管用”,就是要能夠解決空間治理和空間發展的問題。所謂“好用”就是運行成本要低、效率要高,切實提高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支撐,也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規劃 國土 空間規劃 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