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大問題背后有大機遇
多方發力破解“老有所養”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是人們對晚年生活樸素而殷切的希望。
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這也就意味著,全國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近期,國家人口計生委、全國老齡委又對我國未來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結果,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1000萬左右。2015年到2035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從2.14億增加到4.18億,占比提升到29%。
而與之對應的是,我國的養老產業才剛剛起步,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如以養老床位測算,按照國際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進入機構養老標準,我國至少需要1000多萬張床位,但目前中國養老機構床位才730萬張,護理型的床位難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健康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巨大,各種類型護理需求市場空間也很大,許多地方專業化和長期化的照護機構更是一床難求。”談到目前我國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發展不平衡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如是說。
顯而易見,井噴的需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正日益顯現,養老問題也正日漸急迫,“新時期破解我國老有所養的新命題仍需多方發力。”駱沙鳴表示。
為此,駱沙鳴建議,可以通過改革創新促進其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將銀色社會負擔轉化為老齡紅利和銀發產業,構建友好型老齡化社會。“具體來說,可以通過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更有效地運用公共政策和公共資源來撬動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共同投入我國養老服務業。如全國養老保險基金已累積4萬多億元,要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目標,統籌基金,統一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技術,協調推進;同時根據我國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等并存的國情和傳統文化,我國的養老政策應取向立足于社區服務居家養老為重點,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推廣更多普惠性老齡政策。”駱沙鳴建議說。
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駱沙鳴認為,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鼓勵集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實體興辦老人公寓、老年護理院、整個的養老機構,包括村級養老院、托老所、城鄉居家養老服務場所等納入補助的范疇。同時扶持各類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資金補助等多種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機構和個人投資養老服務產業。
醫養結合是養老的最核心內容,也是最基礎的服務模式。在駱沙鳴看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會給新時期醫養結合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利用遠程醫療服務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擴大有限優質醫療資源服務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半徑。”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的發展。”在駱沙鳴看來,大問題背后同樣有著大機遇,只要措施得當,多方發力,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會較快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老年人 老有所養 駱沙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