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大數據“基民”畫像出爐:90后激增 5萬元小散是主力
大數據基民畫像出爐
90后激增 5萬元小散是主力
“股票一只都沒買過,基金倒是買了兩只,一只股票型基金,一只指數基金,表現還不錯。”今年春節后才入市的杭州95后投資者小沈,賬戶已浮盈2萬多塊錢,嘗到甜頭的他最近又在物色科創板基金了。
相比股民常常登上頭條,對于基民群體大家或許了解不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基金個人投資者投資正呈現越來越年輕的趨勢,30歲以下的投資者激增。
年輕人涌向基金投資
30歲以下基民最多
“今年春節后我們同學群里有10多人都買了基金,大家都是首次嘗試。”小沈去年剛大學畢業,今年一季度趕上行情,于是一頭扎進了基金投資。
像小沈這樣的一大波95后小年輕,正在涌入基金市場。來自111家公募機構、13家基金銷售機構問卷數據和基金個人投資者賬戶數據的調查問卷顯示,基金個人投資者以45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稅后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為主。具體來看,16歲-30歲的年輕人占比最高,達到41.6%;其次是30-45歲年齡段,占比達到39.2%。這其中,本科以上學歷投資者占比51.7%。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基民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像今年前面4個月來我們券商新開戶的,90后年輕人是絕對主力,不少還是95后。”我省本土上市券商的一位財富經理認為,基金公司和券商等第三方APP的合作,給基金公司帶來了大量新的年輕客戶。
“基民年輕化趨勢會繼續,像我們公司,就是有意識地做網絡推廣,瞄準年輕增量用戶。今年新發的基金包括大熱的科創基金,都有不少95后參與。”這位券商財富經理透露。
5萬元以下小散成主流
可投資金不多但配置多樣化
“我們小年輕剛走上社會,能投基金的錢其實不多的,像我總共就3萬多塊錢在里面。”來自寧波的95后基民陸小姐笑著告訴記者,現階段買基金主要還是積累經驗為主。
基民家底是否殷實?調查顯示,金融資產規模5萬元以下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所占比重最高,達32.2%,而89.2%的投資者年度投資金額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低于50%。
“上一年度的調查數據是金融資產總規模在10萬-50萬元的基金投資者占比最高,這次統計結果是小于5萬元的占比最高,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基民年輕化導致可支配資金減少。”杭城一家上市券商的資深分析師認為。
盡管可投資的閑錢不多,但上文的陸小姐也并非將全部資金都扔進基金。“我還買了銀行T+0產品和券商理財產品,等經驗豐富之后,還會慢慢投入股市。”整體來看,基民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金融資產多樣化配置,57.8%的投資者投資2-3類金融產品,基金之外關注程度最高的產品為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
“隨著年輕基民的增多以及這幾年市場風險教育的深入,基民的金融知識和金融素養相對較好,風險意識較強,其投資組合逐漸多樣化,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理念越來越被接受。”華泰證券分析師認為。
近四成基民虧3成就很焦慮
僅3成投資者嚴格執行止損
“去年我本來想在虧20%的時候止損的,可是下不了手,結果最慘的時候虧損達55%。”杭城基民洪先生說,入市三年了,止損止盈的執行紀律依然沒有建立起來。
調查顯示,有36.7%的投資者在虧損達到10%-30%時即會出現焦慮,但是,即使出現了虧損,大多數基民也不會止損:43.5%的基民未設立止損,25.8%的基民雖然設立止損,但未嚴格執行,僅有30.7%的基民既設立了止損標準,又能嚴格按照止損標準執行。
實際上,正是因為缺乏止損紀律,不少基民都難逃投資失利的局面,調查顯示:自投資基金以來有盈利的投資者占比為36.5%,也就是獲取盈利的基民,只占了3成多。
“基金的止損位應當根據投資者的理財計劃、風險承受能力和基金的長期表現來適當調整。” 長城證券一位資深分析師認為,基金投資相對來說是長線布局,投資者在選擇前可精選個基,對基金的歷史成績、團隊管理等綜合考慮,如果投資者手中的基金短期表現不佳,但投資方向正確,長期前景依然看好,可以對止損位進行適當調整,甚至是熬過短期艱難時刻。
本報記者 吳恩慧
編輯:秦云
關鍵詞:大數據 基民 90后 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