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9個字,為中國經濟精準畫像
9個字,為中國經濟精準畫像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橋非通航孔鋼桁梁日前全部架設完成。新華社發
大批成套風電設備在江蘇省連云港港口集港準備出口澳大利亞。王健民攝/光明圖片
【經濟界面】
大海不懼風浪。面對國際政治經濟風云變幻,中國經濟表現出了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的狀態,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在不斷增強。
國家統計局5月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中有進態勢持續。“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穩固,發展空間持續拓展,應對外部挑戰的能力不斷提升,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有堅實的基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1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1. 應對外部挑戰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經濟在中美經貿摩擦的大背景下表現會怎樣?去年以來的經濟表現大家都有目共睹。”劉愛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
數據無聲,卻最有說服力。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長6.4%,增速連續17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就業充分、物價溫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
對于中國經濟的總體形勢,劉愛華用9個字進行了概括:
——韌性好。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中國已經擁有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是日益鞏固的物質基礎。從勞動力及人才儲備上來看,我國目前擁有將近9億的勞動年齡人口,其中1.7億是受過高等教育或者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物質基礎加上人才基礎,為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2015年底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了供給領域的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久不斷的動力。從最新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生產需求總體平穩,就業物價形勢穩定,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市場信心持續改善。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區間。
——潛力足。目前我國人口規模接近14億,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消費潛力很大。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近幾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60%、70%的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作為2019年重點任務。隨著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環境改善、產品質量提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快實施,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投資在促進產業升級、補齊發展短板方面,也仍然具有很大潛力。
——活力強。近幾年來,我國持續實施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企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感受到這種變化,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對未來的預期、創業的熱情就會不斷提高。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日均達到1.86萬戶,說明企業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比較高。從分經濟類型的數據來看,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中的私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4個百分點;從預期來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經連續兩個月處于景氣擴張區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就更高一些,說明企業對未來市場整體是看好的。
2. 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年初,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委托德勤中國對論壇會員進行了“亞太企業投資信心晴雨表”調查。日前,正式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家表示在未來一年將增加對中國投資,這反映出亞太企業家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接受調查的企業家們普遍認為,技術創新會帶動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營商環境的改善和消費市場的升級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的市場。中國不單單是制造大國,擁有完整的供應鏈以及巨大的產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手機、電腦等的消費市場。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9.51萬億元,同比增長4.3%。在商品結構持續升級,機電、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的同時,國內經濟運行平穩,也帶動進口增速回升。1至4月,我國進口增速較一季度提高2.6個百分點。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分別增長8.9%、8.8%和16.4%。原油、鐵礦砂、天然氣等十大類大宗商品合計進口1.14萬億元,同比增長9.4%,拉動進口增速2.3個百分點。
“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開局良好。盡管一些國際組織下調了對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期,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出口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我國外貿總體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實現減稅降費將達到約2萬億元,在這些政策的作用下,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三個月位于56%以上的比較高的景氣區間;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一直保持較高的景氣度,連續4個月位于54%以上,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更高,持續保持在60%以上。
“在宏觀基本面保持平穩的情況下,不管是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的動力、生產經營的活力,還是對未來生產經營的預期等方面來講,微觀主體的活力都在增強。”劉愛華告訴記者,“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宏觀政策空間仍然較大。目前通脹水平較低,財政赤字率也較低,外匯儲備比較充足,宏觀政策操作的空間還比較大,政策工具比較豐富、比較充足。總體上看,宏觀政策的空間大是未來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3. 以變應變探尋創新發展之路
5月15日上午,在北京百萬莊,一場以“變局與應變之策——中國裝備制造業探尋創新發展之路”為主題的高端智庫論壇舉行。“面對紛繁復雜的發展環境,我們更要積極探尋變局與應變之策。”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范斌在現場發言時強調。
裝備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前新一代產業技術快速融入,深刻改變了裝備制造業現有的生產、組織模式和上下游關系,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進入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型期。
“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在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情緒升溫的大背景下,尤其是當前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的形勢下,我國裝備制造業在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過程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部壓力。”范斌指出。
我國裝備制造業如何在貿易保護與產業變革的全球背景下選擇發展策略?如何探尋領先企業帶領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超越之路?如何借鑒國外經驗尋求創新政策作用于國家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由工信智庫聯盟指導、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的“百萬莊論壇:2019年工信智庫聯盟系列活動暨機工智庫發布會”切中了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熱點”和“痛點”。
“當前,世界正處于大國博弈加劇、國際貿易秩序重塑、新一輪產業革命興起的變革期。最近十年也是決定未來百年產業格局的關鍵時期。”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院長李奇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已發展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制造業已經與全球產業鏈融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也應該看到,我國的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例如生產制造重大技術裝備和高端裝備產品的專用生產設備、專用生產線、專用檢測系統主要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在制造工藝方面,我們在高速、高精、高強、高穩定性等方面和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通過近年來的大量調研,機工智庫發現,目前中國制造業已經出現一批具有領先優勢的冠軍企業,例如華為、中信戴卡、中車、濰柴、徐工等,這些企業善于借鑒、精于制造、強于技術,它們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不僅在規模上領先,而且能夠融合中國文化,結合產業發展的特色優勢,吸納先進制造技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這批企業是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的主力軍,也將是中國制造模式的主要塑造者。
據劉愛華介紹,4月份我國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中高端制造業加快增長。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1.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了5.8個百分點,比上個月加快1.2個百分點。二是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6%,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2個百分點。三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快速增長。1至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了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5.5%,這兩個速度都明顯快于全部投資的增速。四是貿易結構繼續優化。1至4月份,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是5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從制造業內部、服務業內部、投資內部、貿易內部來看,整體上經濟結構在繼續優化升級。
中國制造業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過去標準化、規模化的商業體系正在逐漸模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使傳統的游戲規則發生改變并被重新定義。中國制造業在面臨巨大國際競爭的同時,也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新機遇。
(本報記者 張翼)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經濟 韌性好 潛力足 活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