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戶需求就是創新方向
“要貸款嗎”“要買房嗎”“要投資嗎”……不時響起的騷擾電話,讓很多人不堪其擾,也提出了凈化通信環境的治理命題。
應當說,騷擾電話頻頻擾民,一定程度上歸結于不法分子手段的不斷“升級”。騷擾電話多為全網絡的點對點發送,鑒別管控技術復雜、查處成本高、違法成本較低,若要做到完全杜絕,難度很大。尤其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過去人工外呼,一天最多可打三五百個電話,而現在機器人一天可打1000—5000個電話。利用大數據信息,機器人甚至能推測出用戶需求,從而“精準騷擾”。通過相關的應用程序,機器人還能模擬真人聲音與用戶通話。
針對騷擾電話,近年來已經有多家企業研發了號碼識別軟件,對騷擾電話號碼進行信息標注。騰訊手機管家發布的《2018年手機安全報告》顯示,2018年垃圾短信舉報量高達18.21億條,舉報騷擾電話3.70億次。相關軟件的存在,讓用戶在接到來電時能及時收到提醒號碼類型,免受騷擾電話的打擾,還幫助不少用戶避免了財產等各方面的損失。要防范騷擾電話,辦法總比問題多。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的指導意見,并首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及“謝絕來電”制度。根據這一制度,不愿接聽營銷電話的電信用戶將獲得注冊登記的渠道,一旦營銷企業或個人違反規定對這類用戶造成電信騷擾,用戶可通過相關規定獲得保護。各方協力讓這一制度落地生根,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提供謝絕來電判別和處置依據,并對違規者實施嚴懲等等,就能有力打擊騷擾電話,維護信息安全。
相比較而言,運營商防范騷擾電話更有條件和優勢,關鍵是可以做到“事前防范”。正如有專家所說的:“用APP來攔截,相當于是快遞都已經送到門口了,進行檢查。運營商出手的話,它在快遞的路途上,就能把它攔截住。”前不久,相關運營商相繼發聲,表示將對涉嫌營銷擾民的電話號碼進行依法處置。有的表示,將從源頭治理該類問題,加大對違規電話號碼的入網限制,管控線上銷售手機卡的派送地址等。有的推出“綠盾防護試點”,可自行設置攔截閾值,比如設定“疑似詐騙”“廣告推銷”“響一聲”等達若干次的就攔截,后臺就會自動執行指令,用戶不必被打攪。
的確,運營商作為通信資源的掌控者和分配者,應當成為整治騷擾電話的重要責任主體。這不僅事關用戶權益,更關乎企業未來。面對來自社交媒體和科技巨頭日益激烈的競爭,如果不從用戶的困擾著手整治,就可能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先機。在這個意義上說,用戶感受應成為企業創新的起點。
事實上,致力于疏解用戶煩惱,已經成為相關企業的創新著力點。近年來,一些手機廠商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整體安全方案,如安全加密芯片、雙系統等功能,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提示人們:用戶需求永遠是企業的創新方向。深度理解消費者需求,在此基礎上創新產品,企業才能以實力建立品牌和口碑,始終保持生機活力,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用戶 騷擾電話 創新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