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企業主動退市是市場機制在起作用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制度之一,檢驗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邊界,它的完善能夠實現優勝劣汰,形成一種合理的價格發現機制,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如果企業能夠在強制退市之前主動退市,并提出相應的投資者保護辦法,這也是敬畏市場、敬畏法治的行為
近日,*ST上普(600680)發布公告稱,將尋求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終止在上交所上市。退市難多年來一直是A股的老問題,*ST上普此舉,主動退市并給予股東以現金選擇權,無疑具有示范效應。
*ST上普是普天集團旗下企業,為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之一。2015年曾一度因充電樁、新能源等概念被爆炒。由于2015年至2017年連續3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于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制度之一。很長時間以來,我國股市退市制度“退不通”,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后宮連著前朝”,上市公司因其具有豐富的融資手段等優勢,成為地方的“香餑餑”。而且,一個地區上市公司的數量,往往是該地方的政績之一。地方上對“保殼”的動力以及市場對“保殼”的預期,使得“炒殼”“借殼”成為A股一大頑疾。
優勝劣汰是成熟的資本市場特征之一。以美國為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年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6%和10%。然而,從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33%。
2018年,《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修訂版出爐,指導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明確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具體違法情形和實施程序,新增“五大安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同時加大退市監管工作力度??梢哉f,隨著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及A股退市制度改革大幕拉開,退市開始“動真格”了。盡管退市機制在實踐中仍可能會有一定難度,退市制度常態化還需一定時間,但終究會漸漸成為一種趨勢。
主動退市,可避免退市整理期的股價波動,減少因強制退市給中小投資者帶來的損失,緩解了退市過程中的各方利益沖突。另一方面,這有別于強制退市,主動退市可回避一系列繁瑣的退市流程。根據退市制度安排,存在強制退市可能的上市公司,在觸及強制退市指標前主動退市,在消除可能導致強制退市的情形后,可重新申請上市??梢哉f,企業自愿退市是市場化機制在起作用,益處頗多。
退市制度檢驗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邊界,它的完善能夠實現優勝劣汰,形成一種合理的價格發現機制,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如果企業能夠在強制退市之前主動退市,并提出相應的投資者保護辦法,這也是敬畏市場、敬畏法治的行為。同時,對于投資者而言,過去“炒殼”、博重組的“老套路”已漸成明日黃花。企業主動退市,給“老套路”多增不確定性,某些操作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退市 主動 制度 強制 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