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完善中國仲裁制度 提高仲裁公信力
中新網上海3月28日電 (記者 李姝徵)全國仲裁工作會議28日在滬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傅政華當日現場表示,應完善中國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
傅政華表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共設立255個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6萬多名。自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頒布施行以來,中國大陸仲裁機構累計處理各類民商事案件260萬余件,標的額4萬多億元(人民幣),案件當事人涉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中國仲裁機構共處理案件54萬多件,比2017年增長127%;案件標的總額近7000億元,比2017年增長30%?!皬倪@些數據,特別是從2018年的數據,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中國的仲裁事業已經進入到大幅發展的階段?!备嫡A表示。
作為與訴訟、調解等并行的解決經濟糾紛的一種重要手段,仲裁是雙方通過約定,將可能出現的或已經存在的爭議提交給獨立的仲裁機構或者仲裁庭,由其居中作出裁決的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糾紛解決機制。相較于其他手段,仲裁具有自愿性、專業性、靈活性、國際性,與保密性等特點;仲裁既是中國法律規定的糾紛解決制度,也是國際通行的商事爭議解決方式。
傅政華指出,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運用仲裁方式解決民商事糾紛最多的國家之一。仲裁解決糾紛的范圍涉及經濟貿易、建設工程、房地產、金融、農業生產經營以及物業糾紛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
近幾年來,中國仲裁機構辦理案件的質量不斷提高。據傅政華表示,仲裁案件快速結案率、糾紛自愿和解調解率達到60%以上,仲裁裁決的自動履行率達到50%以上,作出的裁決被人民法院撤銷和不予執行的比例始終低于1%。
傅政華指出,新時代仲裁事業改革發展的目標是,到2022年,立足中國國情、與大國地位相符、適應國際化發展的多層次仲裁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行政指導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仲裁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提升;仲裁案件的快速結案率、調解和解率和自動履行率顯著提升,公信力進一步提高;全球性、區域性的中國仲裁“品牌”基本樹立,國際影響力、話語權不斷增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選擇仲裁解決糾紛的首選率顯著提高,仲裁成為民商事糾紛解決的重要手段;黨委領導、政府組建、機構獨立、行業自律、司法監督、社會監督的仲裁工作新格局全面建立,仲裁法律制度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保障制度。
編輯:曾珂
關鍵詞:完善中國仲裁制度 提高仲裁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