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關村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 于立霄)近年來,中關村示范區的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逐步成為全球人工智能(AI)創新高地。
日前,“北京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集體采訪團走進中關村,感受科技帶來的新變化,感受新科技的無盡魅力。
走進位于東升國際科技園區的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臺骨科手術機器人吸引不少記者的目光。機器臂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精準找到術中位置,輔助醫生進行骨科手術。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是全球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以及頸、胸、腰、骶脊柱全節段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臨床精度達到0.8毫米。它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輻射、降低手術風險。其中,術中輻射減少70%以上,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這款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內地40多家醫院實現常規臨床應用,開展機器人輔助手術4500余例。
近年來,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逐步成為全球AI創新高地。
據億歐網數據,目前,中關村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00家,占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1/4,擁有全國過半數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和10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中,中關村占據了近60%,涉及人工智能企業25家,占近四成。
中關村聚集了一批全國、全球領軍的AI企業,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初步形成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核心算法和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
中關村AI技術實現全球引領,商湯科技已建立全球頂級、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超算中心,成為亞洲最大的AI研發基地;云之聲研發出全球首款面向物聯網的AI芯片雨燕;曠視科技的核心人臉識別技術被美國著名科技評論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定為全球十大突破技術。
中關村提供數據顯示,目前,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中關村總收入比重的七成以上。
除了人工智能領域外,中關村還在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柔性AMOLED顯示、創新藥物與醫療器械等領域,技術創新與全球同步,甚至領先世界水平。
人們關注的芯視界自主研發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將量子點材料與成像感光元件相結合,在全球范圍內第一次實現了光譜儀的傳感器化;北斗星通發布了內地首款28納米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最小芯片。
中關村在大數據、互聯網安全等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成立于2010年的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是中國第一家提出“數據資產運營”“數據財政”概念的公司。集團利用本地化服務網絡及核心能力,幫助每一座城市激活政府數據。
據九次方大數據集團負責人介紹,目前,集團已在全國部署了500多個大數據平臺,陸續激活政府數據資源,推動大數據與政府治理決策、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地方“數據財政”在GDP占比。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行業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構建城市級智能物聯網系統。
近兩年,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到安防行業。曠視科技研發的安防系統,可根據人臉特征,進行人臉檢測、人臉屬性分析、人臉比對等識別技術。而智能零售服務可根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感知購物者的喜好,優化貨物擺放位置,讓購物更輕松、更便捷。
據曠視科技公司副總裁謝憶楠介紹,曠視科技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視頻云產品、智能傳感器產品、智能機器人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手機、安防、物流、零售等領域,并擁有國內外在申及授權專利900多件。
數據顯示,2018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專利86395件,同比增長17.0%,獲得專利授權53982件,同比增長24.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8624件。專利申請量過百件企業的申請量占示范區近五成,示范區企業共申請PCT專利4596件,占北京市同期PCT專利申請量的70.4%。
“中關村精準施策,推動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翟立新介紹,近年來,中關村管委會先后出臺大數據、互聯網+、集成電路、智能硬件、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10個細分產業政策,支持155個高精尖項目。截至目前,支持資金8.39億元。
翟立新表示,下一步中關村管委會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前沿科技,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促進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關村 人工智能 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