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情緒假”功夫更在放假外
情緒低落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不上班,這在很多人眼里是“天方夜譚”,但是常州的恐龍園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卻給員工放起了“情緒假”。該公司的“情緒假”制度已經實行3年了,“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煩心事或者突發事件而影響情緒,每個月可以請一天帶薪‘情緒假’?!保?月26日《現代快報》)
“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去”,這是一條公認的職場準則。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畢竟不是機器,不可能一踏入單位就把情緒設定為“陰轉晴”模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按照傳統觀念,“鬧情緒”不能當回事兒。以前,很多人哪怕情緒不好也硬撐著上班,怕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實上,帶著負面情緒上班,很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影響服務質量,還會把壞心情傳染給同事或客戶,進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糾紛。尤其在公交司機等部分行業或工種,不良情緒甚至會成為安全生產的隱患。
針對這一問題,近年來“情緒假”開始在一些企業推廣開來。如果員工感覺情緒不佳,嚴重影響到了工作狀態,就可以申請1到2天的“情緒假”,舒緩一下焦躁情緒再上班,請假期間工資、獎金不受影響?!扒榫w假”對于勞資雙方可謂雙贏。一方面,員工不必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勉強工作,有助于充分調整身心,盡快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同時,“磨刀不誤砍柴工”,企業雖然付出了一定的帶薪休假成本,減少了勞動者工作時間,但員工休假后重返崗位,工作效率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而作為一項人性化舉措,“情緒假”體現了企業對于員工的人文關懷,員工對企業的好感度和忠誠度也會隨之提高。
每當有企業推出“情緒假”的新聞見諸報端,都會受到輿論的好評和推崇,引發眾多網友對于“別人家公司”的羨慕嫉妒恨。不過,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要求每個企業都設置帶薪“情緒假”不太現實。再者,“情緒假”本身的作用也相對有限,其象征意義更大于實際意義。對于那些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員工來說,“情緒假”并非一放就靈,單靠自我調整很難在一兩天內擺脫負面情緒。有的員工心情不好是因為家人生病或出了意外,問題不得到有效解決之前,很難完全找回工作狀態。此外,還有員工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情緒不好,并不會主動申請“情緒假”,而是選擇憋在心里強打精神。
情緒假只是一種形式,企業對于員工心理健康的關注,功夫更在放假外。在國外,企業中流行“企業員工幫助計劃”,即由企業埋單,由專業人員幫助員工解決心理及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解決工作中的后顧之憂,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升工作效率。一些外企的管理者很注意員工的情緒變化,并定期提供情緒管理的課程,使員工更好地學會處理壓力,緩解負面情緒。
“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廣大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對于員工的人文關懷,設立心理咨詢室,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員工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情緒低落的員工,要變“冷處理”為“熱回應”,“提供假期”更要“提供幫助”,深入了解員工情緒低落的原因,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援助,使員工切實感到溫暖,從中汲取力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員工 情緒 情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