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陳四海:深入理解“以人民為中心”
作者:陳四海
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紀檢監察工作經驗時也特別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品格,《共產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與生俱來的顯著特征和優良品格,黨的根本宗旨始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就闡明了新時代我們黨的人民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起點。人民性,造就了我們黨。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性是我們黨的堅實基石。回顧近代史,在中國革命最開始的時候,人們嘗試了各種救國救民的方法,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而唯有我們黨被歷史、被人民所選擇。正是因為黨的人民性,因為我們黨是沒有自身特殊利益的,而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人民性,養育了我們黨。正因為黨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時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百萬支前民工用小推車推出的淮海戰役勝利,才有了“南泥灣精神”和社會主義建設,是人民孕育了黨的勝利。人民性,引領了黨的輝煌。正因為黨的人民性,一切來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來監督政府,才跳出了歷史周期率,贏得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在近百年的輝煌歷程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四個偉大”的磅礴力量。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更好、更實地造福于民,始終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在體制機制的重大變革中探索提升群眾工作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發展密切的黨群關系。這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要始終加強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增強“四自能力”的有效保障。必須堅守人民立場。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顧黨的歷程,關鍵在于堅守人民立場,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與支持。必須始終堅守人民立場,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做事情、干事業,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憂人民群眾之所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厚植黨的執政基礎。必須維護人民利益。要深刻認識到“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以為民、便民、利民為目標,緊扣“民本、民生、民心”,著重解決發生在基層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抓好基層基礎,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的戰斗堡壘,成為維護民利的最堅實后盾。必須關注人民期盼。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進入新時代,面對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們必須有新的擔當、新的作為。要認真履職盡責,嚴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嚴查扶貧救濟、惠農補貼、低保醫保、農村建房等重要民生領域發生的腐敗問題,督促基層組織規范用權、陽光用權,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要務實創新,以嚴實深細的工作作風,把監督落到各方面全過程。(陳四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人民 堅持 人民群眾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