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5厘米骨頭上刻出《清明上河圖》全圖

2019年01月28日 18:23 | 來源:中新社
分享到: 

古文《核舟記》曾記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在重慶,70歲的微雕大師潘啟慧是現代版的“奇巧人”。每平方厘米能刻2萬字,他在毫厘之間雕出大千世界……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今年70歲的潘啟慧從上世紀80年代初研習微刻技藝,通過近40年研習,其微刻書畫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他在長5.29厘米、寬0.24厘米的動物骨頭上仿刻《清明上河圖》全圖,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還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很多社會人士愿意出價百萬,甚至是千萬購買他的幾幅經典作品,潘啟慧都沒有舍得賣。他說,“我就是喜歡微雕,喜歡琢磨、研究它,并不想靠著這些發大財。”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微刻版的《清明上河圖》 受訪者供圖

微雕精髓:小中見大,微中見藝

走進潘啟慧的工作室,空間內隨處可見筆墨紙硯、刻章、瓷瓶、奇石和各種精致的小玩意兒,與一般喜好收藏的藝術家們并無二致。但仔細觀賞就會發現,在各種小擺設上都密密麻麻地刻著肉眼幾乎分辨不出的文字。他說,小中見大,微中見藝便是微雕的精髓。

一件微刻中國歷代名家書畫100幅作品,為潘啟慧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記者看到,100個造型主要為花瓶和茶壺的雕刻作品,刻有50幅書法和50幅繪畫,每幅畫都上了色。肉眼看不真切,記者只有借助放大鏡才能觀察每一幅作品,作品惟妙惟肖,給人無限驚喜。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在一把長約12厘米做成的微型琵琶上完成雕刻,是潘啟慧迄今最顯其功力和技藝的作品。仔細算一算,要在4根頭發絲般粗細的琴弦上微刻白居易630字的名作《琵琶行》,是怎樣的“微”工程?答案是:每一根金絲琴弦,刻著158個繁體字。琴弦長不及3厘米,粗只有0.1毫米,平均在1毫米的面積中要刻6個字。有業內人士估計,這件作品價值逾百萬元。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金琵琶的金弦上刻《琵琶行》 受訪者供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琵琶上的發絲刻有《琵琶行》 受訪者供圖

“雖然在估價上可能并不是最高的,但費了我很多心力。”在談到創作過程時,潘啟慧說,金絲是圓的,遇到左右結構的字,刻好了左邊部分,就要旋轉金絲刻右邊,還要保障字的兩邊緊挨對準,難度非常大,且金絲容易斷,有時甚至呼吸重了點,整個作品就要重新做。“前前后后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琵琶行》微刻,廢掉了幾十根金絲。”

勤學苦練:牙刷柄作練習工具

從工作室往里走,有一15平米左右的空間,是潘啟慧進行微雕創作的場所,桌上擺著微雕的立體顯微鏡、各種型號的刻刀和字帖。他說:“創作時,必須非常安靜,外界不能有一點聲響。”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我從小就愛好書法繪畫,工作后在業余時間也會學習、研究。”年輕時的潘啟慧當過17年的體育教師,日常他還酷愛收藏字畫和古錢幣。學習微雕,是一個偶然的想法。隨著收藏的東西多了,潘啟慧自問:“我能不能做點絕活類的東西,讓別人也收藏我的作品?”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最開始沒人教,工作之余,只要一有空,我就練習。”潘啟慧回憶,學習技術并無捷徑,唯有不斷努力。當時,每天晚上吃過飯,他就開始在切成段、磨成片的牙刷手柄上學習雕刻,一直到深夜11點甚至更晚。白天有時間,他也是刻刀和牙刷不離身。就這樣,原本計劃用10年時間學成微刻,潘啟慧只用了5年。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微刻創作微刻很有技巧,刻重了會刻斷,刻輕了又刻不起,最大訣竅就是手要穩,潘啟慧說,練微刻前,他酒量不錯。后期發現,飲酒后創作手會不聽使喚,抖得很厲害,就索性把酒戒了。

除了戒酒,潘啟慧還“戒”了家中的一切重活。“干了比較繁重的家務后,手會失去原來的分寸感,影響雕刻的效果。”潘啟慧笑稱,自己已幾十年“十指不沾陽春水”,特別要感謝妻子的理解,“沒有她,就沒有今天我的成績”。

藝術傳承:要耐得住寂寞

潘啟慧用于微刻的材料主要是玉石、印章石和頭發等種類。

原本計劃65歲就不再微刻的潘啟慧,現在已70歲。他總說,“等我手拿不穩刻刀了,就退休。”可是,閑不住的他近年又開始挑戰玉髓創作。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投身藝術要不畏寂寞。”潘啟慧坦言,他想把微雕工藝傳承下去,所以自己對徒弟的要求很嚴苛,除了必須在書法和繪畫上有基礎外,人品也非常重要。“我不喜歡不實誠的人,學微刻這門手藝,人品不好,是沒辦法學扎實基本功的,畢竟一筆一劃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潘啟慧在全國共有14位徒弟,平均年齡都在50歲左右,各學有所成。他期待,能多教幾個年輕人,把微雕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他說,“微雕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創作需要靈感,更需要時間。只有沉下心才能堅持下去。”

在潘啟慧看來,不計回報的熱愛和努力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內涵。


編輯:楊嵐

關鍵詞:潘啟 啟慧 微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一本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州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