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線上培訓不能成為減負盲區

2019年01月24日 08:55 | 作者:張淳藝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是貫穿2018年全年的教育大事。目前,許多地方違規招生的培訓班關門了,違規舉辦的競賽關閉了,“提前學”“超綱學”的現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對不少家庭來說,培訓的計劃并沒有隨著治理整頓而停下腳步。一種新的培訓形式又出現在學生和家長面前,這就是線上培訓。(1月22日《光明日報》)

近年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造成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反響強烈。去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訓班治理整頓任務的98%。與此同時,一些課外培訓由“線下”轉場“線上”,對有關部門監管帶來新的考驗。

線上培訓是指學生在手機APP上做題或教師以視頻指導的方式授課。與傳統的“線下培訓”相比,“線上培訓”更為靈活高效,老師可以一次教幾十個學生,也不用批改作業,系統會自動生成分數。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不過,網絡的虛擬性,也增加了線上培訓的監管難度。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區)中小學同期進度,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業。據報道,媒體記者隨機在幾個線上教育網站發現,課后如果要求提前學習相關內容,老師并不會拒絕,甚至有老師直接表示,會“打出一些富余量”。而在20∶30以后,一些線上教育課程依然可以反復學習,并不受相關規定所約束。小學一二年級不能留書面作業,于是不少學校也有意引入在線教育軟件,通過軟件給學生變相布置作業。

此外,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規定,“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但現實中,許多線上培訓并沒有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相應措施。

禁止公立學校教師在培訓班授課,對線上教育來說,也存在滋生貓膩的空間。根據教育部的規定,線上培訓機構必須將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不過,由于在校教師名單沒有聯網,簡單的公示并不能避免在校教師混入其中。更重要的是,一些線上培訓并不需要授課老師“出鏡”,實際授課老師和公示對象是不是同一個人,也要打上一個問號。因此,不能排除有在校教師打著別人的名義,課上不講課后到線上培訓機構講的可能性。

一直以來,教育部門對于線上培訓的監管思路,大抵是參考線下培訓機構管理政策執行。然而,線上培訓有其獨特性,不能簡單地把線下那一套直接搬到線上。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將重點“治理”線上培訓機構,線上機構的規范有一部分與線下培訓機構要求一樣,同時還將編制一些新要求和規范。只有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認真研究線上培訓的特點,進而對癥下藥完善監管,才能避免線上培訓成為減負盲區。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培訓 線上 機構 教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男人的天堂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