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紀委全會釋放新信號 六大動向繪2019反腐“路線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4日電(冷昊陽)13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公報出爐。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后,此次中紀委全會釋放出的一些新信號、新動向值得關注。
觀察公報全文,諸如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嚴查黑惡勢力“保護傘”;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等內容,都是接下來一年中國反腐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中紀委全會的公報中,“堅決破除”的表述引人關注。
具體來看,公報指出,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果,嚴肅查處空泛表態、應景造勢、敷衍塞責、出工不出力等問題。
記者發現,這并非是中共第一次提出“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2018年1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緊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的問題,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也是在那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堅決破除”的表述。
此外,本次全會公報還提出,修訂《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在2018年重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之后,另一份重要的黨紀文件將如何修改,值得觀察。
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近年來觀察中國反腐的重要切口。這場被稱為“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對此,中紀委全會也不乏有針對性的部署。公報指出,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把法定監察對象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健全和完善監督體系。
除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一些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設同樣在公報上有所體現。
例如,創新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建立健全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工作機制。履行對黨委全面從嚴治黨的協助職責,推動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合力。分類施策推進派駐機構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派駐監督全覆蓋質量,等等。
持續深化政治巡視
如何讓被稱為“反腐利劍”的巡視制度越磨越利,使巡視制度不斷創新,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此次公報中,也提到了“持續深化政治巡視,完善巡視巡察戰略格局”。
公報提出,統籌安排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機動巡視,把巡視巡察與凈化政治生態相結合,與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相結合,與解決日常監督發現的突出問題相結合,增強監督實效。
近年來,被媒體稱為“政治體檢”的中央巡視備受矚目。去年10月,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對26個地方、單位黨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這也是中央巡視組針對脫貧攻堅展開的首次專項巡視。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公報 巡視 監督 中紀委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