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郭強:發揮政府與市場“推”和“拉”的互動作用
北京全福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強
尊敬的家明書記、金暉區長、鐵健主席:
大家下午好!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了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廓清了關于民營經濟的模糊認識,充分表明了黨中央支持我們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釋放了強烈的政治信號、政策信號和工作信號。
會議提出的“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認為,總書記再次強調“三個沒有變”重要論斷,釋放了正本清源、提振信心的強烈信號。我深刻感受到,在新時代下,我們要有新的作為。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在國家戰略性產業方面要做出新的貢獻。要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自我學習,自我提升。
我感受到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定力是堅定的、牢固的,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要繼續發揚老一輩人艱苦奮斗的精神,敢闖敢干、聚焦實業。總書記的講話中,講了六條措施,給我們下一步的持續的創新增加了信心。還提到了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我相信在這樣的一個政策環境下,我們有能力讓我們的企業成為行業內領軍企業,我們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政策窗口,好的政策,各級政府的支持,像陽光土壤一樣讓這些種子能快速成長,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信心貴于黃金,行動勝于一切。我將堅決貫徹落實講話精神,保持定力,增強信心,推動民營企業心無旁騖抓發展,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中國將加快出臺外商投資法規,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全面深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中國將尊重國際營商慣例,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李克強總理指出,促進發展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圍繞企業關切和訴求完善政策,設身處地幫助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克服困難。
近年來,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投資貿易更加寬松便利。二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強化產權保護,持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政務失信專項治理,清理規范涉企收費。三是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辦事創業更加便捷高效。深入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基本建成全國一體化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推動各地區運用信息化、信息共享等手段疏解堵點,切實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四是建立健全評價機制,營商環境評價更加激勵有效。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借鑒國際經驗做法,初步構建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中國一直在行動。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46位,較上一年上升32位,體現出我國營商環境改善的成績。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差距仍然存在。下一步,應繼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集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按照放寬準入、強化監管的整體思路,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逐步推進營商環境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優,引導地方形成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加快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2019年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從五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從三方面對明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報告》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總結成績客觀、真實。2018年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我們作為見證者、實踐者和受益者,感觸頗多。
在政策實施方面,在2018年2月23日。市委書記蔡奇在深入推進紓解整治,促進提升首都生態文明與城鄉建設動員大會上提出,“要適應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需要,適應城市發展深刻轉型的需要,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把疏解整治促提升、生態文明與城鄉環境建設工作抓緊抓好。”我區經過近一年積極開展工作,超預期完成任務,疏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部地區的交通擁堵、人口膨脹現象得到明顯緩解。街道商戶清理規范,整潔度大大提升,但東城區是北京核心城區,降低人口密度、交通擁堵治理等工作還任重道遠。針對以上問題,建議采取如下對策:一是加強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供給。制定有針對性、更加科學的疏解和承接方案。要深刻理解高精尖經濟結構與低端產業之間的關系,疏解非首都功能不等同于僅僅疏解低端產業。要系統把握特大城市病的內在成因和治理規律。三是重視北京遠郊區對非首都功能的承接和協同發展。四是發揮政府與市場“推”和“拉”的互動作用。
在生態文明方面,近幾年環保概念對于人民生活文明越來越重視,生態北京綠色環保也是政府大力倡導的,按照全市統一要求,東城區大力開展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創建工作。近年來,我區持續深入推進開展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創建,以社區創建為抓手,科學認真謀劃,加強綠化管理,發動群眾參與,以點帶面,促進社區環境整治提升,推動社區綠化向精品化、花園式發展。接下來應該按照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落實的方針,強化監督檢查,更加細化培訓指導,與街道、社區、轄區單位共同加強溝通,聯動,形成創建合力,強化建設管理,確保創建實效。進行無死角、無盲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綠化管理機制,實行社區綠化精細化管理。發動群眾參與,倡導綠色生活。鼓勵社區群眾從家庭做起,綠化美化身邊環境,樹立綠色生活理念,共美麗的花園東城,讓東城成為生態北京的一個亮點部分。
在經濟建設方面,我認為未來文化產業區將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區創建和發展更多的文化產業園區將會更加帶動和提高我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我公司現在已經成功組建一個文化產業園,吸引帶動了一些中小企業的進入。我認為文化產業園區建設要注意四點:一是定位要準,二是運行要順,三是商業模式要新,四是生命周期要旺。在資本驅動效應明顯、抱團發展意識增強的發展大背景下,完善軟環境就是要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扶持方式、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原創內容等,以此來促進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但要避免出現孤島現象,扎堆現象,空殼現象,候鳥現象等一些問題,要堅持綠色金融、綠色科技和綠色制度支撐體系,使我國文化產業園區沿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道路,更能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風貌。
在百姓民生方面,當今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教育資源更加緊張,匱乏。我區非常重視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建立,并嘗試探索多元學制,努力實現學前學位緊張地區資源全覆蓋。我公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響應區政府號召,為百姓辦實事,在今年區教委政策支持下,在廣渠門設立一所幼兒園,現已開園教學,緩解了周邊緊缺的教育資源。
在2019年,我們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中國在發展道路上重要的一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我們要認真做好歲末年初特別是明年一季度工作,要確保開好局、起好步。要做好全年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發展改革系統,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里的決策部署上來,竭盡全力完成好明年各項工作任務。謝謝大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環境 發展 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