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糖尿病足部護理小常識

2018年12月26日 15:44 |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分享到: 

糖尿病足,又稱脫疽,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慢性并發癥,也是致殘、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表現為:足部刺痛、潰破后無痛感、麻木冷涼,甚至引起肌肉萎縮、關節畸形,最后導致截肢。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括下肢動脈供血不足與末梢神經病變、足部細菌感染、外傷等。因此預防及護理尤為重要,糖尿病足的防治可分為整體干預和局部護理。

整體干預

因為飲食和運動以及情緒等因素是影響血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飲食控制、運動干預及情緒調節能夠輔助降低血糖,保持病情穩定。

1、 飲食調整是基礎:注意粗細搭配,適當補充瘦肉、蛋類等優質蛋白質。一般而言,主食控制在100克左右/餐,同時搭配新鮮蔬菜。

2、 適當運動是助力:長時間站立或走動容易加重下肢血液循環障礙。因此糖尿病足高風險人群不能久站或久行,每天早晚各20分鐘左右的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癥狀。

3、 心理疏導是必要: 糖尿病足患者面對截肢的危險易產生焦慮、恐懼、悲觀等不良心理,對治療產生消極態度。另外,還可影響休息與睡眠,引起血糖波動。因此,多方面疏導患者,正視疾病的現狀,保持心情舒暢,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局部護理

1、 鞋襪要求:應選擇柔軟、舒適、通氣性好、鞋頭寬大的平跟厚底鞋,如千層底鞋。鞋的松緊度要適宜,應比原先鞋碼大一碼。在襪子的選擇上應選寬松、柔軟的棉襪,建議每天換洗,亦可將襪口剪掉一截,使襪筒更加寬松,避免赤腳行走。如果足部有畸形,建議使用特制的鞋墊或腳趾矯形器。避免足部壓力增高或磨破,引起足部感染。

2、 足底按摩:足底穴位按摩能夠緩解足底血運,而且還能刺激腦干網狀系統,有利于調節血糖。同時可以感知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溫度及彈性。穴位常選用涌泉、太溪、隱白、太沖等。按摩動作要輕柔,手部保持溫暖,避免大力揉搓。

3、 足部保暖:不能使用熱水袋、電暖寶、暖身貼等取暖,以免燙傷。如足部無潰爛,可堅持泡腳10分鐘,每日一次,水溫以37~40℃為宜,或采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足浴,有利于促進足部血液循環。

編輯:趙彥

關鍵詞:糖尿病 足部護理 常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日本午夜a视频 | 日韩AV综合AV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