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電商法倒計時代購受煎熬:觀望、轉行、上班去
游客在電商園內選購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中新網記者 富宇 攝
“再見了親們,從2019年1月起我將不再做代購生意。祝大家未來一切安好。”12月20日,資深代購馬青(化名)在自己的客戶群里宣布了這個決定,“沒辦法,今后代購市場監管越來越嚴,賺不到什么錢了。”
2018年8月31日,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下稱電商法)獲得通過,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電商法中明確規定“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均為電商經營者,必須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現在還是以觀望行情為主。一切都得等到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起才見分曉。”12月23日,在澳洲做代購生意的王穎(化名)說,“行業肯定會面臨一次洗牌,也越發不好做了。”
監管風聲趨嚴,將給代購者們帶來什么影響?他們有怎樣的打算?
政策倒計時
囤貨、發貨、清關VS有空打游戲了
12月19日,王穎(化名)將30多罐奶粉裝進后備廂,開車前往離家2公里的快遞公司。將這些貨發完后,她計劃好好休息段時間。“圣誕節和新年快到了,澳洲的快遞要1月后再營業,終于可以輕松點了。”
28歲的王穎在澳洲做了4年時間的代購。如今她手中有兩三百個固定客戶。“大部分都是年輕媽媽。代購的也都是奶粉、保健品等。”王穎告訴記者,“和歐洲不同,澳洲很少有奢侈品代購。畢竟不是生產國,價格和國內相差無幾。”
最近一段時間,她特別忙碌,手機里不斷傳來客戶下單、催單,以及臨時加單的短信。每天早上9點不到,她就得開車輾轉于各個藥房和商店進行采購,下午再將貨拉到快遞公司,按著訂單逐一發貨。
早在幾個月前,澳洲的代購們就特別忙碌。“電商法快實施了,國內客戶都開始瘋狂囤貨。”王穎說。
今年8月底通過的《電子商務法》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讓海外代購從業者人人自危。
王穎在意的是,據國內知曉電商法的朋友透露,國內市場或許將對奶粉保健品做出明確規定,如果沒有中文標簽,或者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的奶粉保健品,一律不得銷售。“這很可能斷了澳洲代購者們的出路。”王穎說,當她將這一消息發布在微信群后,客戶開始瘋狂下單,“大家都擔心以后貨不好收到,現在在提前囤貨吧。”
當王穎來到快遞公司時,32歲的劉偉(化名)正忙著安排人員將堆滿庫房的貨物全部打包裝車。看見王穎的到來,劉偉隔著老遠就問:“貨多嗎?多了裝不下了。”在得知王穎需要打包三四個包裹后,劉偉算了算貨物體積,“趕緊填單子吧。趁最后期限到來之際,能發走就發走。”
2016年,劉偉在澳洲開了一家快遞公司,幫助當地代購將貨發回中國。如今他卻憂心忡忡,他擔心的是,如果代購受電商法影響減少,自己未來同樣也會受到波及。
12月21日下午,40歲的韓林(化名)站在位于香港旺角的辦公室內,有條不紊地將才從奢侈品店買回來的化妝品、手表等包裝撕開。一旁的“水客”頭子正在做著準備,他們計劃最近幾天將這些貨品帶往國內市場。
韓林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半小時前他接到一位合作多年的清關公司負責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的貨可能出了點問題。
作為一名從事代購10年的“老江湖”,韓林清楚這是什么意思。海關認為郵件內物品超出限額,希望他去補稅。這不是他最近這段時間里第一次去海關,兩周前他才因同樣的原因被海關叫去,最后不得不將3萬多元的稅款補齊后才將貨物取走。這讓他幾乎沒賺到什么錢。
當天晚上,一河之隔的深圳。曾經每天都會出沒于香港和深圳之間,忙碌于帶貨過關的趙丹(化名),難得主動邀約朋友玩起游戲來。他已經在考慮轉行了,“海關查得越來越嚴了,誰也不知道明年會是什么情況。”
小代購者的選擇
一年賺十幾萬,和上班差不多,考慮轉行
王穎并不清楚海外代購究竟是從何時興起,但她清晰地記得,自己2014年第一次到澳洲時,身邊幾乎所有朋友都在做著代購生意。
“門檻很低,只要你在國外,就可以入行。”12月21日,王穎向記者回憶。到澳洲的第二周,她就開始在朋友圈發出代購廣告。
商務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4年,中國境外消費年平均增長率為25.2%,是同期國內社會消費總額增速的2倍。部分國內外商品在品類上的質量差距,以及進口商品的國內外差價,促成海外代購的出現和壯大。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代購 王穎 澳洲 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