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決定命運關鍵抉擇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喚醒了沉寂的中國大地。
從1978年至2018年,短短40年間,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徹底擺脫了被開除球籍的危險,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我們走出這樣一條道路
2016年4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18戶農民發(fā)起大包干簽字的“當年農家”院落,看當年的茅草屋,了解當年農戶們商量搞大包干在這里簽字的場景,稱贊小崗村當年的創(chuàng)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叮囑要好好記住這段歷史。
上世紀70年代末,10年內亂后的中國,經濟瀕于崩潰,人民溫飽都成問題。然而,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中國的發(fā)展注定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1978年12月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偉大征程由此拉開序幕。
從鄧小平發(fā)表影響深遠的南方談話,到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再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通過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40年砥礪奮進,40年滄桑巨變。
這是國家更加富強的40年。中國不僅迅速擺脫了貧困,還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yè)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這是人民更加富裕的40年。40年來,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
這是與世界合作共贏的40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已成為13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
價格改革的“兩個97%”是改革的一個縮影。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說,1978年政府直接定價的比重高達97%,市場定價僅為3%左右。到2017年底,97%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管理價格的比重僅為3%。
“1978年我當兵的時候一天津貼0.63元,今天我們的企業(y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女鞋制造企業(yè)之一。”華堅集團董事長、“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yè)家”張華榮堅定地說:“如果不是改革開放,會有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嗎?沒有!”
全面深化改革開啟新征程
越是偉大的事業(yè),往往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是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中央決定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這個有利契機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部署,是一個戰(zhàn)略抉擇。”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面對未來,要破解發(fā)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zhàn),更好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
5年來,面對艱巨復雜的改革任務,黨中央圍繞如何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wěn)的關系、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關系等開展了深入探索,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部署。
5年來,黨中央先后召開38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365個重要改革文件,出臺1500多項改革舉措,主要領域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改革涉及范圍之廣、出臺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5年來,黨中央堅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放管服”、國有企業(yè)、財稅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土地制度、對外開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環(huán)境保護、養(yǎng)老就業(yè)、醫(yī)藥衛(wèi)生、黨建紀檢……各重點領域改革蹄疾步穩(wěn)、深入推進。
改革開放永不停步
看世界,當今世界的變局百年未有,變革會催生新的機遇,但也充滿著風險挑戰(zhàn),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看國內,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
中國向何處去?我們的選擇是——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選擇了廣東。他表示,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廣東,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圍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新要求,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改革任務。
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鄉(xiāng)村振興、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立更加有效的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新機制……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不斷推出,彰顯了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
今年以來,我國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新的開放舉措,包括創(chuàng)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營商環(huán)境,大幅降低1449種日用消費品、1585種工業(yè)品等商品進口關稅,實現進口抗癌藥全部零關稅。我們發(fā)布了外商投資準入新的負面清單,在金融、汽車、飛機、船舶等領域進一步開放。
不久前結束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yè)參展,40多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成交額達到578億美元。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宣示的,“中國將繼續(xù)深化市場化改革,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鼓勵公平競爭,主動擴大進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改革開放 中國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