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08、盼盼、女排精神……關鍵詞紀錄中國體育40年變遷
1072場馬拉松的背后
改革開放之初的1981年,只有86人參加的北京馬拉松破土而出。經過四十年的孕育與發展,它與2018年已經舉辦的1072場馬拉松,和530萬人次的參與人群,共同勾勒出一個韻動的中國,這項屬于每一個普通民眾的運動儼然已經風靡神州。
馬拉松數據噴井式增長的背后,昭示著國內全民健身發展已蔚然成風。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作為根本目標。
全民健身已經不僅僅是體育運動,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從當下到未來,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從“金牌體育”向“全民體育”的轉變,將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足球是中國最火爆的運動之一,然而重返國際足聯后的中國男足,卻屢次沖擊世界杯失敗。無論“5.19事件”“黑色三分鐘”,還是“反賭掃黑風暴”,都成為中國足球永遠的沉重記憶。足球不再孤立地被當作體育運動,而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窗口。
“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原本是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體育事業不斷進步、不斷進取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后又因國民對中國足球成績寄予厚望,而將其反復提及。但當希望屢屢變為失望,這句口號更像是披在國足身上的枷鎖。
當“鏗鏘玫瑰”綻放世界女子足壇,連奪世界杯、奧運會亞軍之后,中國男足終于在神奇教練米盧的帶領下歷史第一次沖入世界杯。如今回頭來看,期待重現17年前的盛況,只有一代又一代足球人抱著功成不必在我的決然,持續不懈的努力付出方能達成。
從專業到職業,盡管中國足球一路歷經坎坷,但不能忽略的是它為中國體育向職業化轉型提供的范本作用。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確立了中國足球走職業化道路的改革方向,也拉開了中國競技體育職業化改革的序幕,讓中國體育迎身走入前所未有之變局。
管辦分離
幾十年來,中國體育改革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從“三從一大”到“科學訓練”,從“奧運爭光”到“全民健身”,再到方興未艾的體育產業。伍紹祖、袁偉民、劉鵬……他們都在中國體育四十年的改革與發展史上,旗幟鮮明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隨著體育領域深化改革,傳統的體育管理模式逐漸被打破。2015年,同樣是中國足協身先士卒,率先進行管辦分離,體育協會實體化改革再次啟動,并開始向體制外專業人士開放。
12月初,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出任中國乒協主席,并提出了建立運動員委員會等一系列措施,從專業角度出發,推動項目進一步發展。而在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親自率隊,實現包攬籃球項目四枚金牌的壯舉,改革效果初顯。
“亞洲一姐”李娜
開創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體壇上都是極為不易的事情,但李娜做到了。這不僅是因為她在網球運動中取得的輝煌成就,兩座大滿貫賽事桂冠,最高世界排名第二,亞洲第一人……更在于她讓中國體育走向國際化。
2002年賭氣退役,7年后實現“單飛”……作為國內少有能游離于體制外的運動員,敢于只身一人探索個人球員職業化并取得成功,是無畏造就如今的李娜。盡管她率真務實的性格注定會充滿爭議,但這并不妨礙她成為中國體壇標志性的人物。
不可否認,李娜是中國女網在單打上的突破。她曾說:“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你努力,你就是自己的英雄。”李娜在網球場上的堅韌和取得的成就,也化為榜樣的力量,吸引著無數青少年拿起球拍,渴望成為下一個李娜。
“射落奧運第一金”許海峰
上世紀初,積貧積弱的中國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奧運三問”。此后,劉長春單刀赴會,1952年,五星紅旗首次飄揚在奧運會現場,卻都留下遺憾。直到1979年重返奧運大家庭,中國體育就此開啟了奮勇向前的步伐,無數中國健兒開始嶄露頭角,為國爭光。
自從中國重返夏季奧運會至今,已經奪得了超過100枚金牌,但是與所有的事情一樣,“第一次”總是那么與眾不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一槍改寫了中國無奧運冠軍的歷史。他的成功,也翻開了中國奧運嶄新的一頁。
對于30年前的中國人來說,一枚奧運金牌的意義早已超出了體育的范疇。能在象征著最高水平的奧運會上奪冠,不僅打破了外國人對中國舊時的認知和印象,中國體育也以此為契機,走上復興之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關鍵詞 中國體育40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