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四歲的南水北調,她帶來了什么?
“原來家里的水壺會有厚厚的一層水垢,隔兩天就要清理一次,現在都沒有了。水的口感比以前好了,不硬。”在河北滹沱河邊,沿線居民杜曉娜向國是直通車講述家中飲用水的變化。
杜曉娜日常飲用的,就是南水。南水北調工程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目前全面通水的是東線和中線,至12月12日,已經四周歲。
截至目前,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已經累計調水222億立方米。密云水庫設計庫容約為40億立方米,這些年,調水工程相當于灌滿了五個半密云水庫。從一杯一盞到浩渺江河,從普通民眾到沿線地區,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帶來了什么?
水量
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帶來了什么?最明顯的一個答案,就是水。工程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
數據顯示,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191億立方米,不間斷供水1461天,累計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179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工程累計向山東供水31億立方米。
在這期間,東中線一期工程從建成通水到輸水100億立方米,歷時近3年時間。而從100億立方米到200億立方米,僅用了一年的時間。
水量大不大,一個所有人都能進行衡量的指標,就是是否能看見水面。河北三條試點河段形成水面,就是其中示例。
自2018年9月,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開展華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向河北省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三條重點試點河段實施補水。
河北省水利廳副巡視員丁辛戈表示:“試點方案明確第一階段從9月份開始到11月底結束,通過大流量補水,使三條河段全部見水,形成一定水面,補水總量約5億立方米。”
中線一期工程連續兩年利用丹江口水庫汛期棄水向受水區30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已累計補水8.65億立方米。
生態
修復區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質也是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起到的實質作用。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通過限制地下水開采、直接補水、置換擠占的生態用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黃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趨勢。”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副司長袁其田表示。
北京、天津等6省市累計壓減地下水開采量15.23億立方米,平原區地下水位明顯回升。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位與上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91米。
天津市中心城區4個河道監測斷面水質由補水前的Ⅲ類~Ⅳ類改善到Ⅱ類~Ⅲ類。河北省白洋淀監測斷面入淀水質由補水前的劣Ⅴ類提升為Ⅱ類。
河南省鄭州市補水河道基本消除了黑臭水體,安陽市安陽河、湯河水質由補水前的Ⅳ類、Ⅴ類水質提升為Ⅲ類水,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的肯定和認可。
杜曉娜表示:“以前河里沒水,全是垃圾,近兩年來水以后,夏天涼快,野鴨子也來了,老人和小孩都喜歡到附近玩。”滹沱河的變化,是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給水體生態帶來改變的縮影。
發展
談到發展,中國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不僅帶來碧水,也有力支撐了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
“可以說,因為有了南水,我們這9家鋼廠才得以在這里合并重組,生產才能順利進行。”河北永洋特鋼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青表示。
河北永洋特鋼產業園所在地位于地下水超采區邊緣,地下水嚴禁取用。考慮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關停了地下水開采的7口井,申請鋪設了一條專用供水管線,以南水作為生產水源。
工廠今年5月1日用上南水,負責人表示,由于南水水質好,工廠的水處理成本還降低了,一噸省下1塊錢。
給沿線工業企業“解渴”,只是工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部分。保障城市用水、支援農業灌溉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帶給沿線的利好。
南水已成為京津冀豫魯地區40余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黃淮海平原地區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中線工程總受益人口5300余萬人。東線工程總受益人口6600余萬人,其中山東膠東半島實現南水全覆蓋。
漢江中下游四項治理工程效益持續發揮。興隆樞紐抬高蓄水位,為300余萬畝農田提供了穩定的灌溉水源,水電站累計發電約11億千瓦時。(陳穎)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工程 南水北調 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