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推手式”“擺拍式”等“四類干部”有市場,庸政懶政新抬頭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激發基層干部擔當干勁,卸去基層干部不必要負擔,中央多次出臺文件。然而,半月談記者在湖南郴州等地調研注意到,目前基層干部中以庸政懶政為能,將負擔與干勁一并卸掉的風氣也在抬頭,“推手式”“擺拍式”“二傳手”“等上岸”“四類干部”頗有市場,凸顯不良苗頭,亟待有效治理。
給“四類干部”畫像
當前基層干部庸政懶政有何新苗頭?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紀委副書記曹立林為半月談記者勾勒出“四類干部”的畫像——
表現一:“推手式”干部,辦法總比困難多,最好的辦法就是拖。有些干部善用太極“推手”之法,對于本職工作,“你推來我讓去,你讓來我推去”。此類干部“擊鼓傳花式”地把工作和責任一推了之,還自詡“不求名利,佛系人生”。
“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就是這類‘推手式’干部,丁點兒小事今天推明天,明天拖后天,理由層出不窮,臉好看,事就是不辦。”蘇仙區委黨校副校長周麗萍說,如若任其發展下去,不僅會延滯工作落實,還會助長“鞭打快牛”現象,讓實干者寒心。
表現二:“擺拍式”干部,只做樣子刷存在,擼起袖子不干活。有些干部看上去袖子擼起來了,身子也撲下去了,開過會、講過話、發過文、作過批示,就算干完工作了。看似有作為,其實玩虛活兒。
蘇仙區委黨校教研室副主任鄺賢哲認為,“擺拍式”干部的投機性體現在這些干部任何重要場合從不缺席,所有關鍵節點都不忘刷存在感。對外,他們每到一處必煞有介事拍照“留痕”;對內,他們日復一日循規蹈矩開會、講話、批示,看上去比誰都要盡職。
“短時間內,這種表演給他們貼上了親民、實干的標簽,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對這類干部的厭惡和反感,甚至會產生‘溢出效應’,波及其他無辜干部,挫傷干群關系,損害黨和政府形象。”鄺賢哲說。
表現三:“二傳手”干部,決策推給上級,責任推給下級。一些干部看起來事事經手,工作繁忙,對上級安排的工作卻不思考、不研究,機械地“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一概推給下級;對應由本部門或本人決策的事情,不承擔責任,徑自推給上級或集體,美其名曰“讓領導拍板,讓集體決策”。
曹立林說,“二傳手”干部有四大絕招:有任務,布置一下;有會議,傳達一下;有事情,上報一下;有問題,推脫一下。這類干部“只考慮把球快速傳出去,卻不在乎球能否傳到位”。
表現四:“等上岸”干部,規避風險,坐等安享人生。蘇仙區所轄8個鄉鎮共有工作人員469名,30歲以下只占22.6%,45歲以上占到了41.9%。老齡化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干部不愿想事干事,消極度日,只待退休。
一名干部表示,此類干部在感覺升遷無望的鄉鎮黨政副職中最為常見。為了更舒服地坐等“退二線”,現在最受歡迎的崗位是婦聯、工會等比較清閑的群團組織的黨政副職,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也成了“香餑餑”。
把脈“四類干部”病因
——責任意識淡薄,能力素質不足是內因。
“庸政懶政現象從思想意識層面來看,其總病根是價值觀旁落、責任意識淡薄。”蘇仙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谷群輝認為,部分基層干部存在守攤子、混日子的思想,不求上進、墨守成規,缺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
不少基層干部認為,造成庸政懶政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干部能力不足,“本領恐慌”,不會作為。
蘇仙區五里牌鎮干部嚴藝文坦言,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以往靠吃喝拉關系、跑項目、找投資、要政策、打“擦邊球”“闖紅燈”等老辦法行不通了,不少基層干部能力素質提升沒有與時俱進,時常感嘆“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
此外,由于基層工作時間要求緊、落實壓力大,干部能力不足現象的存在會放大部分單位“結構性缺人”壓力,往往導致“會做的人忙得團團轉,不會做的人閑在旁邊看”,進而產生“同工不同酬”問題,能者因此產生抵觸情緒,庸者反而高枕無憂。
——隱性收入落差大,出路遭遇“天花板”是外因。
半月談記者發現,隨著灰色收入及各類隱形福利的減少或消失,收入分配秩序的日益規范化,習慣于“得實惠”“撈好處”的部分干部在“權力瘦身”中出現了較大的心理落差。這也是導致基層干部庸政懶政的一個原因。
同時,由于基層干部激勵機制不健全,很多干部認為社會財富增長與自身收入增長不成比例,在處理政商關系時看到體制內外的巨大收入差距,更加劇心理失衡。
蘇仙區飛天山鎮工會副主席王冬林坦言,一方面受單位職數、級別與性質的限制,基層單位尤其是鄉鎮干部輪崗交流渠道嚴重不暢,晉升空間小、出路狹窄,“上升天花板”難以突破,對于在基層干部中占相當比例的事業編制干部職工來說壓力更大;另一方面,基層干部的工作付出,時常難以得到上級和群眾的理解,部分基層干部存在怠工情緒。
一部分干部既不甘收入縮水,又怕踩到紅線、違紀違規,于是把守規矩與干事創業對立起來,認為“干事未必有好處,犯錯必定沒前途”,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庸政懶政。
對“四類干部”下猛藥
防止基層干部庸政懶政,除了要對其思想上加強教育、行為上細化監督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干部約束激勵機制。曹立林說,雖然公務員法對公務員的規定包括辭職、辭退條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基本無法發揮威懾力,公務員仍然是公認的“鐵飯碗”,進門不易,出門更不易。
在郴州調研過程中,半月談記者收集到一些打掃“四類干部”的建議。一是健全干部考評制度,合理設置考評指標。當下的考評指標往往正向指標多、反向指標少,共性指標多、個性指標少,“有為”與“無為”界限模糊。受訪者建議,在修訂公務員法過程中,應將不同級別、不同崗位依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在民主測評、述職報告等傳統考核形式外,探索與干部實際工作情況掛鉤的靈活考核新辦法。
二是擴大考評參與面,強化結果運用。年終民主評議不少流于形式,考核方式一般以靜態考核和組織部門專項考核為主,應進一步推進評議全過程多元參與,在考核結果運用方面,突出激勵懲戒的效果。
三是干部問責和責任倒查要全面。當下一些問責內容偏重于對顯性腐敗的懲戒,忽視了對隱性失職的問責,對庸政懶政懲而無據或問責不到位。干部建議,各地有必要對庸政懶政現象開展專項治理,同時建設基層長效機制以鞏固整改成果。(記者 陳文廣)
編輯:秦云
關鍵詞:推手式 擺拍式 四類干部 庸政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