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扶貧“一幫一”,扶出“內生力”
從2013年起,河北省邯鄲市就開始探索建立“一幫一”結對幫扶模式,在扶貧工作中,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讓廣大機關干部與貧困戶一對一建立幫扶關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9萬名機關干部參與了“一幫一”幫扶活動,26860戶困難民眾實現了脫貧。(11月15日《人民日報》)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全國各級各地區黨委政府殫精竭慮為貧困民眾尋找致富良方。在部分貧困地區,先后涌現出了一些先進的幫扶經驗,如機關干部深入基層駐村幫扶,與貧困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開發運用扶貧軟件,通過“互聯網+”模式,讓現代網絡科學技術助力脫貧攻堅。而邯鄲市的“一幫一”幫扶模式,更是扶貧工作的一大創新,極大催生了幫扶干部和困難民眾的“內生力”,也為今后進一步順利開展扶貧工作服下了“定心丸”。
前段時間,筆者到基層參與扶貧工作的督導檢查,發現在個別貧困地區,部分困難民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披著貧困戶的“外衣”,卻不思進取,整日游手好閑、好吃難做,反正有政府“一條龍服務”,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而幫扶干部的扶貧任務由于沒有分解到個人,干部“捆綁式”開展幫扶工作,看似人人“責任重大”,實則責任“高高在上”。加之幫扶干部的人事變動原因,新任干部接手扶貧工作后又要“從零開始”,造成扶貧工作“斷層”,進而致使扶貧工作進展緩慢,甚至“原地踏步”。
而河北省邯鄲市的 “一幫一”幫扶模式,將幫扶任務“包干到戶”,具體到人。一方面,對于幫扶干部來講,扶貧工作干得好,可以記功獎勵,提拔重用,反之則要承擔工作不力的責任。另一方面,通過“一幫一”的幫扶模式,實行“幫扶對象不脫貧、結對干部不脫鉤”,幫扶關系更加穩定,困難民眾心里更有底氣,扶貧工作才更有“內生力”。
俗話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在扶貧工作中,“一幫一”幫扶模式,將扶貧干部和困難民眾緊緊聯系在一起,精誠協作、團結一致,既增強了干群關系,也為貧困民眾脫貧致富注入了“源頭活水”。其他地區不妨也借鑒其有益經驗,將“一幫一”幫扶模式選擇性地運用到扶貧工作中去,為脫貧攻堅工作助上一臂之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扶貧 幫扶 一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