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浙江用醫保“杠桿”撬動分級診療
本報訊 (特約記者林莉 鄭純勝)“進一步拉開縣域內外、縣與鄉鎮醫療衛生機構醫保報銷比例差距,引導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的有效就診秩序。”記者近日從浙江省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浙江醫療保障體系不僅保障了群眾健康,也促進了行醫規范和就醫有序。
據了解,浙江于2014年建立統一的大病保險制度。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5330萬人,全省戶籍人口參保率98%;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792元,其中財政補助515元;職工醫保和基層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3%和70%。醫保基金實現可持續運行,基本實現“全民醫保”目標。
在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中,浙江醫保發揮控成本、降費用、保質量、提效率等新的杠桿作用,加快了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縱向統一,縮小省域內醫保政策待遇差異;提高大病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擴大大病特殊藥品和診療項目范圍,確保抗癌藥在全省全面落地。浙江省按照“以收定支”原則,通過醫保機構和醫共體協商談判,合理確定區域內醫共體醫保基金總額,建立“總額預算、結余留用、超支分擔”機制,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績效。
浙江省醫療保障局副巡視員王平洋表示,將醫保費用打包給縣域醫共體,將倒逼醫共體主動做好合理診療、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加強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管理,節省群眾看病就醫的直接成本。推廣住院服務按病組點數法、門診服務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按人頭付費等改革,引導醫共體實現控制醫保基金浪費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雙重目標。同時,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醫,節省了交通、住宿等間接成本。
據悉,浙江省將完善醫保協議管理,將醫共體作為一個統一的醫保定點機構簽訂管理協議,不單獨和醫共體內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家庭醫生成為群眾健康和醫保基金的“雙守門人”;鼓勵醫共體全面推開慢性病連續處方,一次處方醫保用藥量最長可達12周。積極推進醫保藥品第三方配送,直接將慢性病藥品配送到家。力爭今年12月底前所有縣級醫院和醫共體縣級牽頭醫院開通醫保移動支付。
編輯:趙彥
關鍵詞:浙江 醫保 分級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