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保護區邊界調整亟待規范
巡查時,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天祝煤業仍在開采運輸。
年保玉則位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是青藏高原重要水源地和綠色安全屏障,被譽為“天神后花園”。在年保玉則的山麓中,生長著千百年的云杉、松柏,山坡上有蟲草、貝母、大黃等名貴藥材。山腳下,野牦牛、藏羚羊、巖羊、白唇鹿、黑熊等珍貴動物成群出沒, 湖內有多種高原上特有的魚類。
年保玉則命運的轉折開始于2000年。隨著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成立,年保玉則先后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4A風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聲名鵲起之后,游客蜂擁而至。
2008年后,年保玉則景區人數開始增多,到了2013年、2014年游客更是急劇增加。根據久治縣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年保玉則景區共接待游客15.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14億元,貢獻了該縣1/4的GDP。
但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難免也對生態環境帶來擾動。由于游人素質參差不齊,亂扔垃圾,違規穿越,踐踏草場的不文明行為,讓年保玉則垃圾成堆,加速了雪山的退化。
巡查了解到祁連山華龍大灘煤礦正停產進行生態治理。
2016年7月,久治縣拆除了位于保護區內違規建設的拉則、煨桑臺并整治受損草場。如今,隨著年保玉則國家級地質公園停止對外開放,年保玉則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和游客接待中心也一并關停。
年保玉則的關停僅是一個縮影。今年四五月,青海陸續發布通告,位于可可西里、黃河源頭等涉及三江源、祁連山和青海湖等生態敏感的自然保護區的相關景區要禁止接待游客。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 亮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