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都陽:加快建設穩定高效的勞動力市場

2018年11月01日 14:45 | 作者:都陽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都 陽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其中廣大勞動者無疑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樣,改革開放進程也是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的過程。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市場的改革實踐,對更好地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建設一個穩定、高效的勞動力市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40年來,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改革促進了就業擴大和勞動力重新配置,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方面,人力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促進了勞動力跨地區、跨城鄉、跨行業的流動,特別是勞動力由低生產率部門(如農業)向高生產率部門的轉移,成為提升經濟效率的重要源泉,有效地推動了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的同時,使更廣大的群體通過充分就業分享了改革開放的成果。2017年農村外出就業的農民工總量已經達到1.7億人。城鎮就業總量在近四十年時間里保持了高速增長,2017年達到4.25億,他們通過參與勞動力市場獲得了不斷增加的收入。

此外,勞動力市場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化進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繼續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尤其是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突破,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在正在推進的各項改革事業中,戶籍制度改革與勞動力市場建設的關聯最為緊密。應該說,戶籍制度改革對勞動力市場建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從已經推進的改革舉措看,戶籍制度改革過去一直采取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具體情況分類實施的方式。這種改革方式雖然照顧了不同區域間利益關系調整難度大的客觀事實,也符合改革以來一直堅持的漸進改革的思路,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地區分割問題,不利于形成城鄉統籌、全國一體的勞動力市場。分析起來,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一是要厘清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戶籍制度改革所能產生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據相關測算,全面徹底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將帶來經濟效率的改善,并推動經濟增長每年達到1至2個百分點,相當于每年超過1萬億的GDP增量。然而,這部分經濟增長的收益難以在各個地方具體核算、明確分享,因此,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這部分收益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如果地方政府承擔戶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本,在收益與成本不匹配的情況下,關鍵領域的突破也就必然受到地方改革動力不足的制約。這點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二是加快推動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當前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促進勞動力市場進一步發育的關鍵領域,但需要中央政府在頂層設計和協調中央與地方關系上有更明確的改革方案。此外,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還要關注不同勞動技能的人力資本。從過去的發展歷程和其他國家發展經驗看,開放和包容的城市勞動力市場,通過吸引不同技能水平勞動力的加入,可以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專業化程度,實現更有效的社會分工。總的來說,全面徹底的戶籍制度改革將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有利于形成城鄉統籌、全國一體的勞動力市場。

第二,深化人力資本積累體系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普及義務教育,為迅速實現工業化積累了豐厚的人力資源。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面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迫切需要,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也對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都需要我們加大人力資本積累,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需要注意的是,對人力資本積累體系的改革必須結合新時代就業結構和需求變化的特點,提高人力資本投資的針對性和效率,尤其要考慮創新型崗位對人力資本的需求,努力發掘工程師紅利在經濟增長中的推動作用。

總之,改革開放40年來,勞動力市場的發育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化關鍵領域的改革,建設一個穩定、高效的勞動力市場,也必將在未來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勞動力 市場 經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