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最后的秘密:老人排隊赴遺囑庫立遺囑 有人天沒亮就來
工作人員告訴老人如何填寫遺囑預約表。
北京很多老人選擇將一生最重大的秘密留在這間不足60平方米的小屋里。
這里有老人從沒對子女說過的一生中最溫柔的話語,這里也留下過各種絕望的表情。
近兩個月來,藏在北京西交民巷深處的中國首個公益遺囑庫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前,有約7500名老人排隊立遺囑,有老人天沒亮就揣著房本趕來排隊。預約立遺囑的人數排到了明年12月。
遺囑,在這里不再是忌諱的事,和“婚喪嫁娶”一樣成了老人爭相置辦的項目。
10米外,人只看得清“北京第一登記中心”幾個大字,“中華遺囑庫”這5個字小到需要湊到門牌跟前才能看得清。
2013年成立第一登記中心的第一個月,這5個字還是用的小篆,按該公益項目推動者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的說法,“來辦事的人才看的懂,怕左鄰右舍有意見?!?/p>
走進這間小屋迎面而來的是一間貼著“精神評估便民通道”幾個大字的狹小房間,曾有老人在聽到“精神評估”4個字后,以為自己被當成精神病,一度抗拒這里。
陳凱說,遺囑庫做的是一件連“給老人剪頭發”這樣的小事都有人管的情況下,長期被社會忽視的事,“你能想象大多數西方人在30多歲時就立好遺囑了嗎”。
目前,中華遺囑庫已經在北京、天津、廣東、江蘇、廣西、上海、重慶等7個地區建立了遺囑登記中心。截至2017年年底,中華遺囑庫已為老人提供了10萬余次的免費遺囑咨詢服務,登記保管了約8.2萬份遺囑。
最忙的一天,遺囑預約量有140人,工作人員忙到只能輪流去扒口午飯。從核驗身份、遺囑咨詢、遺囑抄寫、精神評估到登記、錄像等一套完整的程序下來至少需要2小時,一天最多只能為25到30名60歲及以上老人辦理遺囑登記業務,年齡是這一數字波動的根源。
一個在27個國家申請了專利的先生,也想把這份發明專利留給下一代,這是智慧的傳承。
還有人為了應對北京的限號政策,把車子寫進遺囑,要在以前,這種用幾年就報廢的東西,絕不會有人寫進遺囑。
“高端俱樂部里認識的人也很高端”,一位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欲將價值百萬的高爾夫球球會俱樂部的會籍寫入遺囑里,讓他的下一代有望躋身上流社會。
而支付寶、淘寶賬號、游戲賬號等數字遺產的繼承在現實中也將成為可能。
有老人被醫護推著病床躺著來到遺囑庫
老人王旭(化名)剛從一位家屬手里奪回房本沒多久,就硬生生地被另一位家屬從加護病房,推著病床躺著,來到了第一登記中心。陪同的醫護人員一進門就催促工作人員,老人只能在外待4小時,要抓緊為他辦理。
“您多大了,想怎么分財產?。俊惫ぷ魅藛T俯下身試探性地詢問,而老人從始至終都在重復同一句話,“房本不能讓他拿走?!?/p>
此舉旨在初步評估老人的精神狀態,結果是這位老人并不具備進入下一環節的資格。處于無意識狀態的老人,并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也就喪失了自書遺囑的資格。這是2015年,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主任尹艷賀遇到的第一個突發狀況,那次讓她傻眼的經歷過后,“早立遺囑”成了工作人員雷打不動每天呼吁的事。
中華遺囑庫已引入人臉識別功能。
中華遺囑庫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2017年間,因健康問題導致無法訂立遺囑的比例高達64.05%。實戰經驗也告訴他們,“年齡”是老人遺囑辦理過程中最大的殺手,高齡老人在遺囑訂立的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敗下陣來。
如今遺囑庫采用的是“半打印式”的自書遺囑,基本信息和通用條款打印,而關于遺囑中遺產內容分配這一最重要的部分則需老人手寫。事實上,這一200字上下的手寫部分是不少老人的“攔路虎”。
一個月前,91歲的盧旺達(化名)老人瞞著子女,來第一登記中心修改遺囑。這位老人最初的分配方案是將位于北京市西城區一套幾十平方米的房子平均分配給大兒子和二女兒。如今看到大兒子撫養小孫子有些吃力,便想將房子全歸大兒子所有。
很順利地走完前兩個環節后老人被卡在了遺囑抄寫環節。尹艷賀記得,這名老人手抖得厲害,抄到第三行,字就開始打結了,只能再抄一遍,還是不行,不到200字的內容從早上一直抄到下午,字跡依然沒能過關。最后,工作人員很無奈,“大爺,實在不行,只能幫您把之前的遺囑撤了啊?!?/p>
更“不幸”的是北京一位88歲的老母親,2014年第一次立完遺囑后這位母親病情加重,到了3年后再想修改遺囑時,書寫能力幾近喪失,只能作罷。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老人排隊 遺囑庫 立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