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葛均波委員:我國心血管醫學發展已迎來春天
葛均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F任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一名73歲的女性患者躺在病床上。
醫生在她的心前區開了一個3~5厘米的切口,然后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微創介入治療器械經患者心尖植入心臟。術后即刻,這名極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病情就轉為輕度。第二天,她就可以下床活動了。
這是3個月前,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帶領其團隊完成的全球首例經心尖二尖瓣夾合手術。該手術也標志著我國二尖瓣反流治療進入了新階段。
以往,二尖瓣反流這種心臟疾病的治療,只能通過外科開胸手術進行二尖瓣置換或修復,而對于那些年老體弱、合并癥多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而言,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而這種新器械的出現,則為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老年患者以及不愿行外科開胸手術的年輕二尖瓣反流患者帶來了福音。
這種介入醫療器械的原始創意,正是由葛均波院士團隊提出的,該器械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的二尖瓣介入治療器械。并且,該器械申請了國際專利,具備了走向國際市場的潛力。
這是讓葛均波驕傲的科研成果。而在40年前,葛均波剛剛成為一名醫學生時,國際上關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手段,幾乎都起源于西方國家。中國的心血管醫生,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很弱,甚至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葛均波和同學們以為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是西方人的專屬病種。
這種認識,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中國人同樣會患上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大類疾病?!吨袊难懿蟾?016》的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估計全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其中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
“可40年前我還做醫學生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還都比較罕見,臨床上三五個月遇見一例我們都會覺得特別珍貴,并格外仔細地觀察、討論、總結患者病情。也因此,我們曾在一段時間以為,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應該是西方人才會得的病。”葛均波向記者笑言。
可事實很快就證明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并非與人種相關,而是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緊密相關。只要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一定程度,而相關的危險因素又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發病,這一規律在全球都同樣適用。
“改革開放,讓我國經濟發展擁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得到快速提高,我們很短時間就實現了從吃不飽到吃得好的轉變。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是,我國的疾病譜也發生了重要變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我國的傳染性疾病如結核病、肝炎病等逐漸減少或得到有效控制;而因為社會現代化導致的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以及肥胖和肥胖所導致的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卻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并導致我國近一二十年來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直線上升。”葛均波表示。
這種疾病譜的改變,也向中國醫學界提出了新挑戰——根據疾病譜的變化來制定相應的防治和康復策略。
■讓中國的醫療器械擁有國際話語權
“需要坦陳的是,近幾十年來心血管病防治的現代化手段,如降脂藥、β受體阻滯劑、抗凝類藥物的產生,以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等,都是在西方國家誕生的。不過我們也同時看到,最近10多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國家對科技創新的研發投入逐漸加大,我國的國產醫療器械也開始出現了一批有競爭力的研究成果?!备鹁ㄏ蛴浾呓榻B。
以心臟支架為例,因其能夠打通重建冠心病患者的生命通道,心臟支架介入治療目前已成為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的最常規治療方案。但鮮為人知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葛均波帶著這項技術回國時卻發現,當時一個進口藥物支架要4萬多元且未納入醫保,許多患者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放棄。
這讓葛均波很是焦急。隨后他發現,導致中國患者用不起支架這項新技術的主要原因,是進口支架壟斷了我國的市場。于是,藥物心臟支架國產化被葛均波列為重要的臨床研究計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葛均波領銜研制的“可降解涂層冠脈藥物支架”在我國成功獲批。這是國際上第一個可降解涂層支架,也是首個獲得我國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醫療器械產品。
“與當時的常規支架相比,這種可降解涂層的心臟支架將原來可能發生的支架血栓率從1%-1.5%降至0.15%-0.3%,極大提高了安全性。此外,由于全部國產化,此種類型的支架成本明顯降低,每個售價降至1萬多元并直接導致進口支架價格‘跳水’,患者的醫療成本得以明顯下降。”葛均波向記者介紹。
現在,這種“可降解涂層冠脈藥物支架”在臨床上已經隨處可見。并且,該支架目前還已出口到俄羅斯、印度、新加坡等國,提升了我國冠脈支架研發生產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但總體而言,我國的醫學科技創新跟國際前沿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比如我們還有很多基礎材料必須依賴進口。但我相信,隨著我們對科學認識的逐步提升,這樣的差距會逐漸縮短直至消失,我們一定會有自己的經驗、指南、共識,進而來領導這個行業?!备鹁◤娬{。
■推動全球首份心血管疾病影響與評估指數發布
讓葛均波欣慰的是,我國在心血管病某些領域的探索已經開始領導行業。
在葛均波等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的努力推動下,2017年5月,標志著中國心血管防控事業里程碑的《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CHI)2017》正式發布,這也是全球首份心血管疾病影響與評估指數,對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因為危險因素沒有得到合理控制,近些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然持續升高。而相比之下,因為提升了健康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美國早已迎來了總體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點。我國要加速推動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拐點”到來,急需一份可量化的標準以評估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因此應運而生。
“其實,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發布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該指數的構成包括五大維度、52個指標,分別涵蓋了心血管疾病流行情況、危險因素暴露情況、危險因素防控情況、心血管病救治情況及公共衛生政策與服務能力五大方面的內容,需要統籌衛生健康委、疾控中心以及公安局等多部門的數據。根據這些評估指標,政府部門可完善慢性病保障政策;疾控系統可強化一級預防,加強危險因素的宣教與干預;臨床醫師可完善醫院防治體系建設,提高臨床醫師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基層醫療可提高基層醫師數量與診療水平。因此也可以說,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到了健康中國戰略支撐的高度。”葛均波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發布以來,已經在全國30余個省、市、自治區得到關注,部分地區還根據評估結果提供策略建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葛均波也曾和多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以心血管健康指數為抓手,助力健康中國”,獲得了重視。
學界也傳來令人振奮的聲音。因為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的獨創性和科學性,該指數還被《柳葉刀》雜志接受發表,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共鳴。
而在葛均波看來,中國以緊追慢趕的姿態在心血管病防治領域所取得的這些成就,恰恰印證了4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時代巨變———一大批在國外受訓的學者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回國,讓中國的心血管醫學發展迎來春天。而在未來,伴隨著這些變革,中國的心血管病防治也將取得更多突破。
編輯:趙彥
關鍵詞:政協委員 葛均波 心血管醫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