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文物如何融入現代社會? 這份重磅文件劃出重點
顧玉才表示,三是要著力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國家文物局將會重點推動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與利用。第四則要著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開展文物外展精品工程,打造文物外交品牌;依托國家海外文化陣地和國外文物機構,搭建多層次、機制性的文物交流合作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文化遺產不能把它‘定格’,文物本身也有生命,應該是發展的、延續的。”顧玉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文物安全誰來保障?
不過,無論文物保護利用的道路如何走,文物安全始終是底線、是生命線。《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亦明確提出,要“建立文物安全長效機制”。
劉玉珠指出,法人違法問題、盜竊盜掘問題、火災事故,這是文物安全方面集中的三大風險,“我們將檢查專項行動和常態監管相結合,并針對一些突出問題進行專項行動。比如和公安部開展為期6個月的打擊文物犯罪,主要是針對盜竊盜掘。”
此外,劉玉珠表示,要繼續開展文物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集中整治一批文物安全隱患,堅決預防和遏制文物安全事件的發生。
劉玉珠透露,全國文物系統各個方面的人員加在一起不足15萬。志愿者們對文物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下一步還是要鼓勵志愿者等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文物事業中來。
“對田野文物的監管,尤其是在高山、高寒等人工難以抵達的地區,也越來越多利用了科技手段。”劉玉珠說,國家文物局在有關部委的支持下,有效運用科學技術力量作為文物工作的手段,效果很好。(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文物 現代社會 重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