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昆明市政協系統部署脫貧攻堅助推行動

2018年09月28日 09:04 | 來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助推脫貧攻堅責任感使命感,明確工作任務、全力以赴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助推行動措施落細落實。”在25日召開的昆明市政協系統脫貧攻堅助推行動動員部署會上,昆明市政協主席熊瑞麗提出三點要求。

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陳豪對全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政協關于全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要求和昆明市委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政協職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助力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更好發揮政協優勢,全力以赴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按照省政協《關于全省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意見》的要求,市政協制定了《關于全市政協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的實施方案》,對全市兩級政協組織、全體政協委員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部署,圍繞“六個助推”“九個一活動”和深化“三個幫扶”工作(即深化定點幫扶工作、合作幫扶工作、結對幫扶工作)三項重要任務,聚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扎實開展助推行動。

近年來,昆明市政協圍繞中共昆明市委提出的“2018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把支持、參與和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履職重點,結合昆明實際,開展了定點幫扶、合作幫扶、結對幫扶工作,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效果。立足政協職能,通過調研視察、民主監督、提案協商等形式,形成高質量專題報告9篇、意見建議86條,提出提案67件,有力推動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

2828513_500x500

市政協召開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 王俊攝

9月14日召開的2018年昆明市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暨東川區、祿勸縣脫貧攻堅推進會強調,脫貧攻堅是事關昆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戰,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沖刺階段,只能贏不能輸,沒有任何退路。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努力形成各方面力量推動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這一“合力”的形成,在北京市朝陽區政協與昆明市政協的履職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體現。2016年以來,兩地政協攜手幫扶東川脫貧攻堅,在兩地政協的推動下,簽訂幫扶協議22個、捐贈資金1.2億元、幫助解決就業崗位360多個。朝陽區政協專門撥款50萬元實施“百名骨干鄉村醫生赴北京技術培訓”項目,每期兩個月,共培訓東川區衛生院院長10名、鄉村醫生106名;3次組織醫療專家團隊赴東川培訓醫療技術骨干148名、基層醫務工作人員300余名,為貧困群眾義診600余人次。經朝陽區衛計委精心指導幫扶,東川區急診急救能力、基層中醫藥工作大幅提升,通過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評審考核。 

通過朝陽區政協牽線搭橋和昆明市政協的積極協調,促成了北京服裝學院、昆明市文產辦、昆明市政協辦公廳三方簽訂“民族刺繡產業發展幫扶合作協議”,利用學院學科資源優勢,對石林、祿勸等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刺繡產業發展規劃、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幫扶合作。

從建言到行動,委員們也在積極參與。在此次會上,昆明市政協委員趙堅說,作為教育界別的市政協委員,近年來,他和所在黨派就如何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通過持續開展“同心·燭光行動工程”,先后聯合民盟朝陽區委、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長水教育集團,到尋甸、東川開展“燭光行動尋甸行”“燭光行動東川行”等教育扶貧活動。組織了北京、上海、江蘇、天津、福建、昆明等地教育教學名師,為尋甸、東川一線教師開展全學科培訓,打出教育扶貧“組合拳”,精準發力拔出“窮根”。

而昆明市政協委員李昊城則在交流時說,近年來,他先后多次前往祿勸克梯村、東川區烏龍鎮大村子開展入村入戶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掌握扶貧對象的自然環境、生產條件、產業潛力、生產觀念等基本情況。通過調查研究,及時召開企業高管會議,組成了以企業高管為主的聯絡組、資源組、實施組3個扶貧工作小組,主要負責扶貧目標的調研、制定、策劃、協調、監督、實施等事項。探索造血式產業幫扶、基礎設施建設幫扶、臨時性幫扶等方式。

委員們認為,通過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政協責無旁貸。省政協提出的圍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文化扶貧開展“六個助推”,既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也是昆明市需要破解的難題,補齊的短板。昆明市將舉全市兩級政協、3333名委員之力,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

熊瑞麗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務,政協的性質定位決定了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助力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政協的政治任務,是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的具體實踐,市縣兩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擔當起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自覺履行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的崇高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更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脫貧攻堅的決戰上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市政協召開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

研究問題走“深” 幫扶工作走“實”

“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全市—盤棋,上下—個調,合力抓脫貧。”9月25日,昆明市政協召開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昆明市政協主席熊瑞麗這樣說。

會議旨在再次集聚各方面力量,聚焦東川、支持東川,扛緊扛實幫扶責任,對全力推進“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助力東川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行再部署、再落實。

按照中共昆明市委的安排部署,市政協負責牽頭66家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市政協把牽頭幫扶工作列為年度重點工作,制定了《政協昆明市委員會關于牽頭做好東川區對口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幫扶工作有安排部署、有工作計劃、有督促檢查。近年來,昆明市政協聚集合力,發揮優勢,不斷行走在東川這片紅土地上,全力以赴做好幫扶工作。

走實:工作干到位

下沉,領導率先作示范,機關干部和工作隊員干勁足。

4月23日,市政協主席熊瑞麗率班子成員到東川區召開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暨省市對口幫扶工作推進會,傳達貫徹中央、省市有關決策部署,總結分析2017年“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成效和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精準施策發力,堅決打贏東川脫貧攻堅戰。同天,熊瑞麗和政協班子成員還與區“四班子”、鄉鎮干部座談,分析研究東川區脫貧攻堅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措施。

近年來,市政協班子成員定期不定期深入東川區貧困鄉鎮(村)開展工作指導、調查研究,牽頭召開幫扶工作聯席會、推進會和脫貧攻堅專題座談會,督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各項幫扶措施的落實,協調市級財政加大對東川區扶貧資金的傾斜和投入,幫助掛鉤幫扶鄉鎮、貧困村制定實施精準脫貧規劃。今年5月、6月,分管副主席率隊分別到東川區舍塊鄉、紅土地鎮對幫扶工作情況開展調研,召開工作推進會,幫助協調解決紅土地鎮幫扶工作中的問題。市政協辦公廳加強結對幫扶工作力量,機關51名干部參加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累計幫扶貧困戶52戶188人,幫助貧困戶解決了一些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困難。

對口幫扶成效明顯。在市政協牽頭下,省級兩家單位、市級60多家單位牢牢把握精準扶貧、優化配置和因地制宜的原則,重點對照工作任務目標,加大幫扶投入力度,通過單位直接投入、幫助落實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項目資金、協調引進非財政資金、動員愛心人士和企業等社會力量捐贈物資等方式,2017年以來,共投入幫扶資金1.59億元,其中,昆明軌道交通集團公司幫扶拖布卡鎮3650萬元,高新區幫扶銅都街道2051.1萬元,昆明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幫扶烏龍鎮1853萬元,盤龍區幫扶湯丹鎮1000萬元。援助物資折款225萬元,幫助實施“七個一批”項目40個,為貧困地區群眾辦了大量好事、實事,為東川區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助力。 

駐村扶貧真抓實干。選派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大部分特別能吃苦,轉變角色快,和基層干部群眾打成一片。在駐村期間,走村串戶,盡快熟悉村情戶情、脫貧攻堅政策,駐村第一書記認真抓“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按照“強組織、興產業、富百姓、重實效”的思路,扎實開展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駐村隊員與農戶同吃住、拉家常,與群眾打成一片,在協調化解矛盾糾紛、推進“一房兩業”等重點工作中沖鋒陷陣、日夜奮戰、攻堅克難,積極助力東川區脫貧攻堅。2017年駐村隊員考核中,省級優秀駐村隊員兩名,市級優秀駐村隊員24名。

結對幫扶精準到戶。根據“派人精準、幫扶精準”的相關要求,省級單位兩個,派出189人幫扶194戶;市級單位63個,派出5237人幫扶10162戶;區級單位68個,派出2856人幫扶12855戶;省市駐東川區23個單位,派出473人幫扶2305戶;鄉鎮(街道)8個,派出996人幫扶4506戶。幫扶單位領導帶隊走訪遍訪結對幫扶的貧困戶,逐戶分析找準致貧原因,理清發展思路,制定幫扶措施。廣大幫扶責任人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積極開展“送溫暖”走訪活動,幫扶責任人深入到所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傾聽群眾意見,了解掌握貧困戶的實際需求,想方設法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樹立真扶貧、扶真貧形象,提升幫扶成效及滿意度。

走深:以問題為導向

數據,最能快捷直觀地反映一切。

在9月25日的工作推進會上,東川區委書記胡江輝用一組數據向與會人員報告了東川區脫貧攻堅之路的艱難:東川全區共有農業人口24319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063戶104523人,已脫貧15649戶58868人,全區貧困發生率從建檔立卡時的52.88%下降到24.87%。截至目前,全區尚有7個深度貧困鄉鎮(街道)86個深度貧困村,未脫貧13414戶45655人。

在這些數據背后,如何解讀其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易地扶貧搬遷時間緊、任務重——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對象32085人(其中建檔立卡搬遷對象18275人,同步搬遷對象13810人),占昆明市搬遷任務的77.6%,城鎮化安置率達95.67%,確保3萬余人“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是東川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的重中之重,加之時間緊、任務重,搬遷工作群眾發動難、搬家難、管理難、就業難等問題突出。

以問題為導向,是一種工作方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仍不失為路徑之一。

此次會上,對以上數據的分析仍在繼續,“從我們調研掌握的情況看,東川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對標對表脫貧摘帽目標任務,依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業轉型發展艱辛、農民增收困難、農村集體經濟薄弱等。”熊瑞麗補充說。

客觀因素要克服,主觀因素要改進。熊瑞麗指出,近年來,市級幫扶單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一批幫扶項目,為東川區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但對標市委的要求,仍然存在著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市級各幫扶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查找、整改問題,把定點幫扶工作列為本單位工作重點,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力量,發揮職能優勢,積極整合幫扶資源,細化幫扶措施,壓實幫扶責任,全力推進幫扶工作。”熊瑞麗說。

作為脫貧攻堅的“主體”,東川區對此也有自己的思考。胡江輝說,東川區將按照“近期靠就業,中期靠產業,遠期靠教育”的思路,進一步對標對表、查缺補漏、補齊短板,下足“繡花”功夫,打通“最后一厘米”,沖刺一百天,大干四季度,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摘帽“百日會戰”。

會上,熊瑞麗強調,脫貧摘帽的每一項指標都是硬任務,都有明確的時限要求和指標控制,東川區2018年要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要按照黨中央及省委、市委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積極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按照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不折不扣、扎扎實實抓好落實,如期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區、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建言獻策

政協委員建言脫貧攻堅

依托產業發展形成經濟上的持續來源 依靠教育破除素質貧困和精神貧困的瓶頸

“扶貧工作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題,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最近,在昆明市扶貧辦與政協委員的一次提案辦理面商會上,昆明市政協委員蔡嶸說。

今年以來,昆明市政協圍繞脫貧攻堅這一重要工作頻頻發力。同時,從年初開始,昆明市政協委員也就脫貧攻堅工作頻頻建言,為實現目標任務出謀劃策。

宏觀思考

探索產業扶貧利益鏈接機制

“單靠輸血式扶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實施造血式扶貧。”昆明市政協委員余平認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歸根結底要依托產業發展,形成經濟上的持續來源。

“扶貧出路在產業,持續發展希望在產業,而難點也在產業。”余平說,要繼續探索產業扶貧過程中的利益鏈接機制,昆明應當繼續探索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扶貧工作要從資金扶持向智力扶持、技術扶持、項目扶持等方面轉變,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特別要加大農村產業培植、加快提高農村勞動者綜合素質、加快農業技術推廣,要以項目為支撐著力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在一件名為“關于加強農村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的提案中,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表述:在產業扶貧中,必須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和農村就業創業技術培訓。同時,也要鼓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尤其是一些種糧大戶、個體實體經濟等,適度發展規模化生產,與農戶建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

“毫無疑問,深度貧困地區要脫貧、脫貧以后要奔小康,歸根結底要依托產業發展,形成經濟上的持續來源。”在一次提案面商會上,余平說,近幾年來,昆明市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很多好的產業扶貧項目得以落地,有的起到了“吹糠見米”的成效,有的正在顯現積極作用。

然而在一件名為“關于進一步深化脫貧攻堅的建議”的提案中,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表述:脫貧是一項動態而復雜的工作。如何鞏固穩定“摘帽”地區脫貧成果,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要繼續探索產業扶貧過程中的利益鏈接機制,鞏固穩定“摘帽”地區脫貧成果,在把關注重點和工作重心轉移到深度貧困地區的同時,也應及時做出一些制度化的安排,最大程度確保這些已退出的貧困戶不返貧、得發展。

微觀切入

做好教育扶貧大文章

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破除素質貧困和精神貧困的瓶頸,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是當前云南省許多地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要把提高深度貧困地區教育和文化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脫貧致富先進示范教育等工作,提高貧困對象勞動技能和文化素養。”這一思考來自民進昆明市委。在提案中,民進昆明市委認為,要把提高深度貧困地區教育和文化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脫貧致富先進示范教育等工作,提高貧困對象勞動技能和文化道德素養,激發內在動力,真正從心底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變“貧困得實惠”為“脫貧得光榮”。

有著同樣思考的還有昆明市政協委員趙艷華。其建議,要通過文化普及和技能、技術專業培訓,使貧困人口在短時間內,掌握一門就業技術和技能,最大程度改變貧困人口文化程度低,缺乏致富手段的現狀。

“多年來,昆明大力推進教育扶貧,持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貧困生救助體系,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從面商到答復,昆明市扶貧辦都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在提案辦理答復件中,昆明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在攻克堡壘的關鍵時期,更好地發揮教育扶貧的重要作用,是昆明始終努力探索的方向。

答復稱,今年以來,昆明市教育局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教育精準扶貧的各項安排部署,扎實推進教育扶貧,下功夫、聚合力,不斷改善教育環境、轉變教育觀念、落實惠民政策,教育扶貧實現“精準滴灌”“落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昆明共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學生5399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適齡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沒有一人因貧失學。

“目前,昆明市已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的精準資助體系,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和大學階段一整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其中,每個階段的資助政策都在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學子女傾斜。”昆明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早在2015年,昆明市就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教育脫貧攻堅。今年以來,昆明嚴格執行中央和云南省關于學生資助補助的各項政策,并結合昆明實際,實施了針對“三縣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讀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的“兩補”政策和昆明市考入大學經濟困難學生行裝補助政策。各縣區在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資助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對資助金額和資助對象進行提標擴面,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確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做到“應助盡助”,確保無因貧失學學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脫貧 幫扶 扶貧 攻堅 工作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老99在线精品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全高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