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官方回應“未成年強奸案冰釋前嫌”:仍在開會研究
“未成年強奸案冰釋前嫌”引輿論嘩然 官方:仍在開會研究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人民檢察院近日通過官方微博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魯山一初中生一時沖動犯錯檢察官介入下雙方冰釋前嫌》,文章涉及一起強奸未成年少女案件,而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目前,該案件在法律層面的細節(jié),特別是針對嫌疑人提起公訴的情況,檢察機關還未更多披露。中國之聲記者注意到,該微博文章已經(jīng)被刪除,但官方仍未對事件作出正式回應。
爭議文章被刪 魯山縣宣傳部:正開會研究
目前,在魯山縣人民檢察院的官方微博等渠道,已找不到引發(fā)爭議的那篇文章。魯山縣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昨天向中國之聲表示,相關部門正對事件進行研究:“我們正在開會研究這個事,檢察院、省檢察院都正在進行……(省檢察院和魯山檢察院正在協(xié)商是嗎?)對對對,他們現(xiàn)在是檢察院有專門人員(來研究),因為報告都是系統(tǒng)內部統(tǒng)一來弄”。
清華教授:強奸犯罪不能進行調節(jié)
文中提到的強奸未成年少女一案能否調解?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接受中國之聲記者采訪時說:“檢察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的案件的時候,有一定的靈活度,但是嚴格地講,關于《刑事訴訟法》訴訟和解的制度,它是不包含強奸犯罪這樣的一種罪行的。檢察機關當然也不能進行調解”。
錢列陽:嫌犯可以從輕處罰,但不能無罪
全國律師協(xié)會刑事業(yè)務委員會委員、北京紫華律師事務所主任錢列陽向中國之聲強調:我國《刑法》第17條規(guī)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年齡上,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種雙方當事人的調解,是從輕處罰的理由,但絕不是無罪的理由:“正常情況下,強奸案是3到10年有期徒刑。那么對于未成年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這個是法律的規(guī)定,這個從輕、減輕,是比照成年人。他(魯山)這個作案的時候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他還是符合這個從輕減輕處罰的條件的;第二個,無論是強奸案還是其他案件,一旦定性了以后是不會改變的,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家屬之間達成了某些諒解,包括經(jīng)濟賠償,這是從輕處罰的理由,但不是無罪的理由,所以這個只是在量刑上的一種考慮,不能改變一個性質”。
“和解”不等于免除刑責 “冰釋前嫌”表述不當
也就是說,魯山檢察院對于該案件介紹中提到的“和解”,從法律上來說,不等于不用負刑事責任、更不等于案件的審結。有評論認為,案件引發(fā)如此大關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強奸未成年少女案件用“冰釋前嫌”這樣的表述十分不恰當,該案件的宣傳更沒有讓大家感受到法律代表的公平和正義。
“對罪犯寬容就是對受害者的殘忍”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說:“就此案來說,寬恕犯罪對于同樣屬于未成年人的被害人來說,它可能構成了一種實質的不公正。人們經(jīng)常講這樣一句話,對罪犯寬容就是對受害者的殘忍。這個案件當中,我覺得被害人一方這種保護,那是不是達到了應有保護的那樣一個全面的、一種周到一種考慮?”
“輿論不要左右司法判決”
一篇由前公訴檢察官針對該案所寫的文章中提到:“刑事案件中,很多犯罪嫌疑人是拒不認罪、拒不賠償?shù)摹T诠室鈧俗铩娂樽镞@類案件中尤為常見……這樣一來,被害人除了能看到犯罪嫌疑人坐了幾年牢之外,得不到任何的賠償。所以,有些時候,檢察官會在辦案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家屬進行‘督促’,如果犯罪嫌疑人積極悔罪、并對被害人家屬進行賠償,取得被害人諒解的話,在審判環(huán)節(jié)是可以得到從輕處理的。”錢列陽認為,對于司法判決來說,做出結論的理由是否合法、合情、合理,是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這句話,我覺得輿論還是不要左右司法的判決。‘結果是什么’我覺得是第二位的;產(chǎn)生結果的理由是第一位的。產(chǎn)生結果的理由,必須有理有據(jù),合法合情合理,所以無論做出什么樣的司法裁判,都必須把理由講清楚,合乎邏輯,合乎法律”。
魯山檢察院曾和解另一起“李某某故意殺人案”
官方遲遲沒有發(fā)聲,網(wǎng)友又翻出魯山檢察院經(jīng)辦的另一起獲得河南省未檢十大精品案件的“李某某故意殺人案”。已有材料披露的信息顯示,該案件雙方當事人均為魯山某學校高一年級學生,系因校園欺凌而引發(fā)的故意殺人案件。魯山檢察院未檢科干警在辦理該案件時,安排李某某與家人進行親情會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對被害人進行心理干預,積極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將嫌疑人的強制措施由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協(xié)調教育部門,將李某某轉入另一所高中就讀,繼續(xù)完成學業(yè)。提出緩刑的量刑建議,被法院依法采納,法院最終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對未成年人案件“一味強調寬容實際上是一種偏離”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是否為遭受欺凌方,眾說紛紜。但是系列案件引發(fā)更廣泛的思考: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究竟應該秉持怎樣的法律精神?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認為,一味的強調寬容寬厚,實質上是一種偏離。
張建偉告訴中國之聲記者:“現(xiàn)在總體來說,我們在對待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刑事司法都是貫穿母愛主義的、挽救、教育作為一個主要的處理方式,對于懲罰是放在第二位的。但實際上,人們在處理這類犯罪的時候,可能忽略了有些未成年犯罪,情節(jié)非常的惡劣、性質也相當嚴重,過于寬厚它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給社會釋放了一個很不好的信號。所以現(xiàn)在的一些司法機關,我覺得在處理一些案件的時候,不能夠全面的來看待這個未成年犯罪的罪罰的問題。從很多案件來看,現(xiàn)在恰恰是被害人一方的權益保障明顯不足,而在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的一些政策來看,它是向有利于加害一方的傾斜的。所以社會上就會有一種擔憂了,可能會加劇了未成年犯罪的這種勢頭。一味強調母愛主義、寬容寬厚,是少年司法案件中一種偏離的現(xiàn)象”。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案件 官方 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