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楊安娣: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時代的使命呼喚
中共十九大作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的總體部署,給廣大勞動者指明了新時代奮進方向,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標準要求,凝聚了全社會崇尚勞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廣泛共識。
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輔相成,勞模精神是催生工匠精神的土壤,工匠精神是勞模精神的更高境界。二者“同中有異”,其共同之處在于對本職工作的執著、專注與精益求精的態度和付出。差別在于,“勞模”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但其核心特征從未改變,就是忘我的勞動熱情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而工匠精神所植根的人類歷史更長,語境也更豐富,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其核心特征是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在孜孜以求中展示天賦,用“道”“技”合一的匠心與匠魂詮釋著對細節、對完美、對極致、對精品的追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可以說,勞模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一種底色,工匠精神是勞模精神的一種升華。
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走進新時代的使命呼喚。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取得顯著成就,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7年的57.5%。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創新,終究是由“人”來完成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大國工匠,不僅是我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流砥柱。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抉擇。當前,有效供給不足與供需錯配在我國經濟中同時并存,導致消費外溢,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企業及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而企業及其產品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勞動者的競爭力。因此,激發廣大勞動者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社會的勤奮作為、創新發展意識,為培育更多的優秀企業和名優產品奠定堅實基礎,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當下,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特別是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對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造成的破壞,我們必須打破思想禁錮和技術桎梏,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同時,更要練好內功,弘揚勞模精神,夯實大國之根本;培育工匠精神,增厚強國之底蘊。
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首先要轉變社會價值觀念。受社會上浮躁化、逐利化的思想影響,加之傳統的“學而優則仕”觀念,有些人對于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缺乏認同感。需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用好網絡新媒體平臺,樹立勞模和工匠典型,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讓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文化,使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這也是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必要條件。二是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技術工人短缺是目前我國各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勞動力供給不足,勞模型、工匠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們的職業教育欠發達,重學歷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普遍存在。要大力推進勞動力供給側改革,加快發展與技術創新和社會需求相適應、與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鼓勵高校和職業技術學校與行業企業互動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良性培養機制,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職業人才。三是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建立技能培訓制度,發揮行業企業、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的作用,定期組織選派優秀骨干參加培訓、對外交流,培養一大批適應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的技術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健全激勵保障制度,對各行業涌現的勞動模范、技術創新人才等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引導廣大勞動者克服“差不多”的心態,精益求精鉆研技術,用勤勞和智慧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和美好人生。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吉林省主委)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精神 工匠 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