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不良生活狀態成“開學綜合征”主因
眼下正值開學季,然而許多學生和剛入園的小朋友卻焦慮不安,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有些恐懼,這種恐懼來自于多方面的影響和壓力,包括個人、家庭和學校。相關專家建議,在開學前期模擬在學校的作息時間可以很大程度減少“開學綜合征”的影響。
幼兒入園,家長和孩子都易有“開學綜合征”
8月30日,記者走訪了長安區依寶依貝幼兒園建明園。幼兒園園長于海楓回憶,一日,有一位家長送孩子來上學,由于孩子初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還不太適應,家長走的時候,孩子拽著家長的衣角不讓走,家長看著孩子如此哭鬧也很是于心不忍。于海楓說:“那天,家長把孩子帶回了家,第二天送過來的時候狠了狠心,孩子這才正式入園。”據這個孩子的老師反映,這個孩子在幼兒園里特別沉默,不跟同學們說話,也不愿意跟老師們互動,如今,在老師的陪伴下這個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于海楓介紹,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程度與孩子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拿幼兒園嚇唬孩子,說出類似于“你再哭!再哭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等話語。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心理,遇到這樣的孩子只能由老師一對一指導,讓孩子慢慢適應幼兒園生活。
此外,不止孩子剛入園會有“開學綜合征”,于海楓介紹,有的家長送完孩子后經常會在柵欄外偷偷地看,因舍不得孩子還默默流淚,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
即將升學面對考試,心生焦慮
不僅新入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出現“開學綜合征”的癥狀,很多上學的學生也會出現類似癥狀。
小王(化名)是一名即將升入高二的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緊張學校生活,她焦躁不安,有時候連飯也不愿意吃,每日就沉迷于游戲、追劇。小王的媽媽看不慣女兒的表現,三番五次地提醒她早做準備,知道她的作業還沒有寫完之后更加氣憤,兩人因此吵架無數次,在吵架中小王甚至說出“不想去上學”的過激話語。
“以前,我家孩子在家里是一個十足的乖乖女,她最近幾天的表現太反常了。”她的媽媽既氣憤又困惑,擔心她心理上出了什么問題,帶著她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就診。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王育梅詢問小王的病史后,猜到她可能是因為對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感到恐懼而焦慮不安,就問她的暑期生活是如何度過的。果不其然,小王的暑期生活毫無規律,在家中除了吃就是睡,偶爾約同學出去玩。快開學了,家長督促她寫作業、收拾上學用品,而且馬上升入高二,不得不面對考試,她的情緒就變得煩躁、抵觸。
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影響孩子開學時的心理
“近九成剛入園的孩子,或多或少會有焦慮等‘開學綜合征’中的癥狀。”于海楓說,具體表現為哭鬧、不進食、拉褲子、自閉等,一般情況下,孩子入園后少則兩周、多則一個月基本就能緩解,極個別的孩子也許時間會長一些才能適應,但一般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最多兩個月孩子就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王育梅說,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孩子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國外認為此病比較常見,據海外文獻指出,美國的適應障礙發病率約為5%,即每20個人中就會有一人發病,還有的學者認為應該將適應障礙視為一種暫時性診斷,任何年齡皆可發病,但多見于成年人。
“在快開學時,我出診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一些因為‘開學綜合征’前來咨詢的家長和孩子,有些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的,有些是家長自己來的。”王育梅介紹,孩子產生抑郁、焦躁情緒還是比較輕的,更有甚者會出現傷害自己的情況,如用鋒利的小刀將自己的胳膊劃傷。“病房中共30個床位,就住著12位類似的病人,大部分是中學生。”王育梅說,其實他們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但因為不知道如何緩解這種情緒,所以產生偏激行為,這與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有很大的關系。
暑期不良生活狀態成“開學綜合征”主因
王育梅介紹,“開學綜合征”主要是指學生們在臨近開學時易出現的一種畏懼上學、厭惡上學以及開學后不能良好適應新學期學習和生活狀態的一系列綜合表現,是一種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就心理方面而言,學生們經常出現明顯的情緒不穩定,比如易怒、易激惹、易焦慮、易煩躁等,個別個體還會伴隨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等癥狀;從生理方面來看,部分同學可能會出現失眠早醒或疲倦嗜睡等睡眠問題,嚴重時還可能會有類似頭暈、惡心、低燒、心慌、尿頻尿急等典型的軀體化表現。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開學綜合征”,其實就是同學們不愿脫離舒適的假期去上學的心理因素的軀體化表達,是人們心理防御機制的一種典型表現。
“可能來自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嚴格、過度重視,也可能來自學校對學生們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學校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壓力。”王育梅說,容易產生這種情況的孩子一般比較自閉,或者對自己要求嚴格。
開學之始,多數同學還沉溺于假期的不良生活狀態,開學前后孩子們需改變舒適散漫的生活狀態,去適應學校規律的日常生活,極易出現“開學綜合征”。王育梅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并不是中小學生會出現這種問題,甚至有些大學生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因此出現了這個問題首先是不要害怕,要客觀地正視這一問題。”
提前讓孩子找回在學校的感覺
于海楓建議,如果家中有即將入園的小朋友,首先家長要對幼兒園老師足夠信任,保持一顆平常心,并堅持送孩子入園。在入園前,多鍛煉孩子,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可以帶著孩子多去孩子即將進入的幼兒園轉一轉,讓他熟悉一下環境。“孩子回家后與他進行積極交流。”于海楓說,幼兒在陌生的環境獨自生活一天,見到家長難免情緒激動,種種表現家長都應該視為正常現象,家長可以與老師溝通,避免產生誤解。
“‘開學綜合征’的原因多種多樣,而且不同的個體其原因也各不相同。”王育梅分析,對于家長來說,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開學綜合征”問題,多與老師加強溝通,多關注孩子開學前兩周的日常表現,若出現嚴重的心理和生理變化,盡快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幫助孩子們度過新學期的第一關。
其次,要幫助孩子做好開學前的一系列準備,如開學前兩周幫助孩子調整好生物鐘,以便適應開學后的作息;督促孩子完成假期作業,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習時間;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激發其學習興趣,緩解入學焦慮;幫助孩子進行假期總結,并制定開學后的學習計劃等。
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后情緒異常仍無明顯好轉,則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對情緒明顯異常的同學,可以根據病情接受抗抑郁或抗焦慮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繼續心理治療。
王育梅表示,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不應高高在上,應敞開心扉、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大,開學在即,拿出三五天的時間進行緩沖會對孩子入學適應新課程產生很好的影響。”(記者 李惺 劉琛敏 通訊員 及涵旭)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不良生活狀態 開學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