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奇:中國鄉土社會正在發生十大轉變 

2018年09月03日 15:11 | 作者:劉奇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作者: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劉奇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鄉土社會發生著深刻劇烈的變化。但不管鄉土社會如何轉型、怎樣變化,以鄉為基點的活動空間不會變,以土為基礎的生存依托不會變。鄉村振興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鄉村要振興,首先應認清鄉土社會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

社會主體由穩定性向流動性轉變

在傳統農村,農民以土為生,與土為伴,相對穩定,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無旁騖地在村莊中生活。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對土地的依賴,以廉價勞動力的形式進入城市,尋求新的發展空間,以此來改善自身的經濟與命運,農民由穩定性向流動性轉變。這種轉變,既表現為水平空間上的跨區域跨領域,也表現為垂直空間上貧富差距帶來的階層變化。農民工四處奔波、走南闖北,2.8億農民工大流動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農村有八九億人口,除了外出打工的2.8億,其余都生活在農村,外出打工使得農民的收入來源復雜多樣,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趨于擴大,階層流動也因此凸顯。“流”是活力的表現,但應流得自主自愿,流得安心放心,流得后顧無憂。

社會生活由同質性向異質性轉變

在傳統農村,農業生產特點和習慣相同,農民的生活相對同質,以家庭經營為主,傳統村落形態也十分適合一家一戶的生產生活方式。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大量走出村莊,異地打工,打破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鄉土社會的社會生活由同質性向異質性轉變。這種異質性來源于不同地區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生活方式的交匯。村莊的概念在交通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已經沖破地理上的村域范圍,村里人在外面有多少打工的地方,村莊的虛擬空間就會延伸到多少地方。身處遠方的村民隨時可以通過手機以及互聯網了解村莊的一切。異質性的生活和虛擬空間的擴展,使村莊治理變得更為復雜。

社會關系由熟悉性向陌生性轉變

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世代聚族而居的熟人社會,它通過加強人際關系和相互信任引導熟人之間相互自愿合作。隨著農民工的流動、鄉村旅游的發展,鄉土社會的社會關系由熟悉性向陌生性轉變。這種轉變逐漸打破了熟人社會的秩序,在熟人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靠的是誠信;在生人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靠的是契約。如何讓傳統的誠信與現代的契約在鄉土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是當下需要深入探討的大課題。

社會空間由地域性向公共性轉變

傳統村落的傳統農業,功能定位為單一種養業。隨著農業多功能性的逐步顯現和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農業大步走出一產,融合二、三產協同發展,加上發達的交通通訊助力,鄉土社會的社會空間由地域性向公共性轉變。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智慧農業等各種農業新業態方興未艾,農業已遠遠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形態,農業生產的場地成了人們觀光旅游休閑的好去處,農業生產的方式成了人們科普、體驗的新追求,農業生產的環境成了人們體悟人生、享受生活的理想地。鄉村旅游被認為是中國農民的第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發展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第二次創業,進城打工,離土又離鄉;第三次創業,開發鄉村旅游,既不離土也不離鄉。開放的鄉土社會空間為現代文明的注入打開了通道,拓寬了領域。

社會結構由緊密性向松散性轉變

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在這個熟人社會中,人情是一種交往方式,是社會結構緊密的黏合劑;家園紅利是一個熟人社會長期積淀的福利,具有很強的向心力、凝聚力、歸屬感,是“故土難離”“葉落歸根”的原因所在。近些年來,由于農民工大量外流,鄉村人情關系越來越淡薄,社會資本不僅少有積累,而且逐漸消蝕,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由緊密性向松散性轉變。在此情況下,必須重塑鄉土社會的鄉情鄉誼,否則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所從事工作的價值比重越來越小的情勢下,社會結構的離散將危及每個人的生存與發展。繼承優秀傳統,重塑“家園紅利”應是當下中國鄉村“軟件”建設的重頭戲。

社會細胞由完整性向破裂性轉變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中國農村傳統的家庭觀念是“父母在,不遠游”“老婆孩子熱炕頭”。但隨著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農民工家庭由完整性向破裂性轉變,產生了“留守家庭”,形成了“三大留守群體”——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一萬打工錢,三代離別淚”,“留守家庭”是社會穩定的隱患,如果“留守家庭”頻頻“后院起火”,變成了“問題家庭”,不僅是農民難以承受之重,更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農村留守家庭為社會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破解農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以家庭為流動單元應作為社會流動的基本準則。許多發達國家人口流動的流量占比之大不亞于中國,但都是以家庭為流動單元,社會細胞的穩定就不會使社會肌體受到損傷。

社會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轉變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對人類文化的傳播提出了“三喻”論,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年輕的要向年長的學習,在農業文明時代,文化的傳承是前輩向后輩傳遞。“并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輩的經驗積累,文化可以在同代人之間傳播,這是工業文明時代的文化傳播方式。“后喻文化”是指年長的需要向年輕的請教,到了今天的信息社會,科技高度發達,年輕人比老年人思維更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強,文化傳播發生了反轉,由后輩向前輩傳播。今天中國的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時代,年輕人正在發揮著主導作用。面對瞬息萬變的電子技術,老人回家問兒子、孫子的事經常發生。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輕人利用電商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鄉村的資源,促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高度融合發展。以何種舉措應對“后喻文化”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社會價值由一元性向多元性轉變

隨著中國鄉土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社會價值觀愈來愈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經濟社會轉型階段,價值多元是客觀現實,但價值觀多元化容易產生價值觀紊亂,并且導致種種社會亂象。社會對此現象有的容忍、默認,有的麻木不仁。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是非觀念不清、說法不一,造成認知上的紊亂。價值觀多元是對的,但是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防止價值觀走偏。當價值觀不再紊亂,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普遍接受的時候,一個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社會行為由規范性向失范性轉變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世世代代聚族而居,講究合乎禮治的行為規范,村落內部形成人們普遍認同并共同遵守的鄉規民約。在人口大流動、物欲大泛濫、文化大沖撞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社會行為由規范性向失范性轉變。這種失范性是指鄉土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正常的現象,包括敬畏感缺失、羞恥感淡薄、潛規則盛行等。當人們把賺錢當文化,把常規(不偷、守時、誠信)當典范,把底線當上線時,社會生態也就遭到了破壞,社會危機便開始孕育。掃黑除惡,扶正祛邪,以現代法理精神重構鄉規民約已成當務之急。

社會治理由權威性向碎片性轉變

在傳統村落中,村落的精英分子以身作則,以自身行為和道德風范形成“權威”并影響村落,呈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號召力。城鄉二元制度實行以后,農村精英單向流往城市,鄉賢文化由盛轉衰,近于凋敝,鄉土社會的社會治理由權威性向碎片性轉變。農村改革40年后的今天,資源單向流入城市的時代已告終結,鄉村逐步成為人們旅游休閑、養生養老、投資創業、詩意棲居的理想地,應當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活力。如何注入新活力,應當引入離退休的干部職工、新富階層等力量共同作用,推進鄉村振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鄉土 轉變 社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日本资源色偷偷网站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