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重慶中醫診所遍地開花 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
中醫診所遍地開花 看中醫的年輕人多了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實施8個月以來,我市備案中醫診所達到125家中醫的醫療保健價值受到人們青睞,不少中醫館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營銷特點
古色古香的廳堂,老中醫端坐四方桌前望聞問切……這是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了。
在《中醫藥法》頒布實施之后,古老的中醫館迎來新關注。
2017年7月1日,我國首部《中醫藥法》實施。隨后,這一年的12月1日,《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開始實施,這意味著中醫診所從審批制邁入備案制。為配合這一變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發布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等文件。
來自重慶市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暫行辦法》實施以來,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截至2018年7月底)。從全國來看,截至6月底,共計備案中醫診所3536家,與去年執行許可審批全年開辦數量持平。
重慶晨報記者采訪發現,一家又一家的中醫診所遍地開花,這既是中醫診所備案制所帶來的紅利,也反映出幾千年歷史的傳統中醫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辦理流程更簡化
可當場發放備案證、當天開診
前天,在大渡口區松青路,一家中醫診所即將開業,兩層樓的中醫館裝修考究,在大廳的專家墻上,多位知名老中醫都在其列。而在它周圍3公里,百度地圖顯示,多家康復館、中醫診所、中醫養生館星羅棋布。
該中醫館負責人謝亞蘇介紹,他們就是通過中醫診所備案后成立的中醫診所。根據《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向當地衛生行政單位提交備案材料,主管部門收到備案材料后,只要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就可予以備案,并當場發放《中醫診所備案證》。
這樣一來,中醫館最快當天便可開診。而以往,開辦一家中醫診所,僅僅行政審批則可能需要數月時間。
重慶市衛計委中醫醫政處工作人員介紹,《暫行辦法》實施后,中醫診所從審批制邁入備案制。據介紹,中醫診所≠中醫(綜合)診所、中西醫結合診所。中醫(綜合)診所和中西醫結合診所仍實行行政審評制,而“純”中醫診所執行《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實行備案制。
按照新的流程,向當地衛生行政單位(中醫藥主管部門)提交資料,然后就可以當場進行核查,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當場發證,最快一天就能辦理。不合格的5個工作日之內一次性告知,進行整改,再次備案。
從開辦中醫診所的主體看,《暫行辦法》規定:個人舉辦中醫診所的,應當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并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三年,或者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舉辦中醫診所的,診所主要負責人應當符合上述要求。與此前相比,執業時長由5年降低至3年,且增加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的個人。
“這樣一來,備案制大大簡化了辦理中醫診所證照的流程。”謝亞蘇認為,另一方面,準入門檻降低,對于很多技術獨具特色、療效顯著的民間中醫,備案制也有利于激勵他們成立中醫診所。
中醫館遍地開花
人們對中醫更認可、更青睞
來自重慶市衛計委數據顯示,《暫行辦法》實施以來,截至2018年7月底,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全市中醫類別診所增至2259家。
中醫館遍地開花,今年35歲的何女士也感受到了這份火熱。
何女士去年生二孩后,有一段時間經常頭暈失眠,她開始關注中醫,這才發現,自己身邊的好多朋友、甚至很多年輕人,都是中醫藥的“粉絲”。
“小區媽媽群里的媽媽們對名中醫如數家珍,也經常有人在群里問江北中醫院兒科專家歐陽作理醫生的坐診時間。”何女士感覺,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中醫,其醫療保健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來自重慶一家名醫館的公開消息稱,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名醫館擁有全國名中醫以及重慶市名中醫等專家40多位。今年,嘉州門店開業,6月的一天達到單日人次破200人。
在北濱路,80歲高齡的老中醫劉靈仍在坐診,他的診室外早早排起了長隊。
“早上8點開診,一忙起來就要到下午三四點,有時候中午飯都來不及吃。”劉靈老先生告訴記者,他的病人不少是遠道而來的,因此必須全部看完。
劉靈老先生說,他十七八歲學醫,行醫將近60年,從最開始5元的診金,到后來30元、50元,再到如今幾百元,診金在變,人們對中醫的接受度、認可度、青睞度也在變化。
“過去,多是生病了才來看病。”劉靈老先生說,而現在,比較明顯的趨勢是,治未病的多了,看中醫的年輕人也多了。比如,有的女孩子氣血不足,有的臉上長黃褐斑,她們就會找中醫看看。還有男士愛長痘痘的、睡眠質量不高的,這些過去看起來并不是什么病,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醫學“治未病”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帶化驗單看中醫
中醫、中西醫結合多一種選擇
陳女士今年60多歲,家住黃金堡,一次骨折后,她成為中醫的“粉絲”。
“本來已經決定做手術了,親戚推薦我試試中醫。”陳女士說,去年她跖骨骨折,準備做手術打鋼針進行固定,后來找到了劉靈老先生,通過手法復位,再包上膏藥,骨折竟慢慢痊愈了。
劉靈認為,在疾病診斷上、急診上,西醫優勢明顯。而中醫,也有自身的優勢。中醫講究全方位調理,把人體當成一個整體,重點在肝腎,一個是腎氣、一個是中氣,再加上脾胃之氣,人的氣血“活”了,自然精氣神也就有了。
在治療方法上,中醫的治療方法或者中西醫結合,給患者多了一種選擇。中醫在治療方法上的多樣性、效果顯著性,尤其是中醫的非藥物療法,都很好地發揮了中醫“簡、便、廉、驗”的特點。
28歲的曹文利告訴記者,她是帶著醫院的檢查化驗單來看中醫的,從這個夏天開始看中醫,來過四五次了。“看中醫,我首先選擇知名老中醫。”而對于選擇中醫館,曹文利則主要看中其特色和便利性,“比如免費熬藥、快遞等等,都很方便。”
記者注意到,如今不少中醫館都形成了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營銷特點,比如:免費熬藥、快遞、定制膏方、開展冬病夏治及三伏貼三九貼,已經成為中醫館的基礎項目。還有的開設了特色專科,如中醫美容科、中醫兒科、慢病調理科、中醫不孕不育科等。
對于中醫館而言,大醫院退休下來的知名老中醫無疑是“金字招牌”。而和普通中醫館相比,名醫匯集的“名醫館”更受市民青睞,不少名老中醫甚至是一號難求。
是機遇還是挑戰?
開中醫館最重要是回歸醫療本質
記者發現,201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中醫藥發展的相關政策,重慶市衛計委也在積極推動中醫醫療市場的發展。政策鼓勵加上公眾關注,民營中醫機構正在形成一股熱潮。
面對風口,將迎來機遇,還是挑戰?
曾擔任過重慶市中醫院副院長、重慶市中醫管理局副局長的老中醫劉靈認為,中醫診所備案制將讓更多傳統中醫項目發揚光大,市場的放開也會鼓勵有資質的人員開辦中醫診所。過去,執業時長是5年,現在執業時長由5年降低至3年。此外,對于一些祖傳秘方、偏方靈方的保護也有幫助。
“有了國家的大力扶植和發展,中醫藥產業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機。”重慶某中醫館負責人介紹,從過去5年重慶市中醫診療人次占全市整體診療人次的比例來看,中醫服務量增長明顯。這一方面有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中醫醫療機構發揮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消費者對于中醫藥的認知也趨于理性,開始接受和認可中醫。同時,各路資本也在競相追逐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未來,中醫館行業市場空間仍非常大。
中醫館數量在增加。備案制或將吸引更多中醫診所進入市場,但這些中醫診所如何生存下去并獲得良性發展?
一中醫館負責人認為,中醫診所市場或將面臨洗牌。小型中醫診所運營困難,而大型中醫診所成本高昂。
他認為,中醫藥事業是健康產業,是需要懷揣愛心,用畢生的積累來從事的事業。因為,開中醫館最重要的一是好醫生,二是好藥,從業者除了要找準自身的定位,抓住政策機遇,利用中醫的優勢錯位發展,特色經營,也需要政策、人才的支持。但更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回歸醫療本質。
本報記者 顧小娟 實習生 高立吉
編輯:趙彥
關鍵詞:重慶中醫診所 全市備案 中醫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