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基層干部為何休假難?會議常在周末 休假被認為是誤事
◆ 任務來時急如火,正常休假先緩緩
◆ 周一到周五大家都忙著抓項目、抓脫貧攻堅、抓民生工程,會議經常安排在周末。“一個月回家一次是常態,某個時間段,個把月才能休息一兩天很正常。”
◆ 在有的地區、部門,帶薪休假被認為是誤事
◆ 當前基層機關部門的主要工作方式,仍是將任務打包分解、層層下壓,公職人員疲于應對、不停加班,也令職能落地效果大打折扣
“大楊鎮政府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年休假,請相關部門查詢一下,還給員工一個應有的福利。”最近,一位網友通過“合肥市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反映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大楊鎮政府不讓員工休年假。
廬陽區政府隨后給出的回復并未否認,稱大楊鎮目前大建設、水源保護區整治等中心工作任務繁重,為按質按量完成上級部門交代的工作,暫時未實行年休假制度。
暑期本是一年中休假最為集中的時段,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在全國各地走訪發現,面對創文、創衛、扶貧、招商、業績等一系列工作任務,不少地方的基層公職人員想休假甚至是周末雙休并不容易。“五加二、白加黑”在一些地方仍是常態。
甚至在有的地區、部門,帶薪休假被認為是誤事。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西忻州市靜樂縣,一位在該縣某醫院工作的受訪人士對記者坦言,自己工齡超過20年,從未休過帶薪假。當地發展需求迫切,“都去休假了,誰來干工作”的觀念仍占據主導。
面對基層休假難問題,受訪專家呼吁摒棄“攤派式”基層治理模式,倡導日常履職提質增效,并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保障職工基本休假權利。
“個把月休息一兩天很正常”
記者走訪多地發現,近年來伴隨基層治理難度和多元化程度日益加深,基層公職人員面臨的任務多、時間緊、要求高,年休假得不到保障的情況并不鮮見。
在東部沿海某市,由于創建衛生城市工作迫切,部分公務員每個周末都會被要求去街道參與集中勞動。有人吐槽:“上面來任務時急如星火、全員上陣,可等正常休年假打報告時,總是被告知單位人手緊張,克服克服,緩緩再說。”
云南有的地方此前就有群眾反映,為完成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檢查任務,該地以紅頭文件形式要求各級機關部門、各人民團體以及企事業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取消周末雙休、職工休假。
還有群眾反映,云南某自治州也曾取消公務員雙休。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該州在一定時段內的確啟動了“作風整治月”,集中開展作風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期間,召開的會議多,需要處理的文件數量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人手緊張。從州到縣、鄉鎮,包括州委、州政府領導在內的廣大公職人員不是不準休息,是工作確實做不完,只能加班加點地干。休息只能采取輪休制。
該州人社局受訪干部說,他以前在該州下轄的縣里工作,周一到周五大家都忙著抓項目、抓脫貧攻堅、抓民生工程,會議經常安排在周末。“一個月回家一次是常態,某個時間段,個把月才能休息一兩天很正常。”
當地部分受訪基層公務員表示,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階段,這兩年貧困縣脫貧摘帽任務重。“即使上面不要求,很多公務員也不得不加班。”
還有受訪公務員向記者反映,由于專崗專責無人能頂替,自己休假就會造成崗位暫時空缺,這也讓帶薪休假很難落實。
山東社會科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研究室主任白利寅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基層公務員是承擔與行使政府行政職能、實現基層治理的主力。但當前基層機關部門的主要工作方式,仍是將任務打包分解、層層下壓,公職人員疲于應對、不停加班,也令職能落地效果大打折扣。
“普遍、無差別的加班,也容易造成形式主義。”山東省委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季冬曉認為,從長遠看,這一模式容易消減工作熱情、降低工作效率。
休假難具有普遍性
不僅是公職人員,基層不少事業單位由于長期事多人少,工作壓力大,再加上人員配置不均衡、流動性大等問題,職工正常休假同樣得不到保障。
今年1月,天津海河醫院兒科停擺,并貼出告示:“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尚不能確定。”
天津海河醫院兒科僅有3名醫生。但一位醫生因患病正住院治療;還在哺乳期的另一位醫生自愿放棄哺乳時間堅守崗位,卻患上了乳腺炎,高燒不退;還有一位醫生則患了感冒,孩子也已入院。
對于這一窘境,患者并無太多嗔怪,更多的是理解。但人手如此緊張,休假顯然并不現實。醫生休假難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
盡管多地明確要求落實職工帶薪休年假制度,對未按規定安排職工休年假且不給予休年假工資報酬的單位,要按相關規定予以處罰。但“違規單位”是否會受罰,山西一位公務員直言,在他們縣“沒人會去主動管,除非下面反映上來”。
記者從某人口大省了解到,針對勞動者休假制度執行情況,人社部門每年都會對社會企業進行抽查。但公務員隊伍和事業單位職工的帶薪休假情況,不在抽查范圍內。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為追求業績,存在要求員工停止休假的情況。某大型知名上市公司被網絡曝出,從5月4日至6月30日,要求總監及以上級別管理人員取消所有休假(周末及節假日),倡議總監以下員工放棄所有休假,積極主動承擔工作任務。
自1995年勞動法和《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相繼實施以來,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單位和部門已經形成“8+40+2”,即每天8小時,每周40小時,周末休息兩天的工作時間共識。但最近找工作的劉女士發現,在一些私企,每周工作5天半或6天的情況并不少見,而薪酬相比同類型工作并沒有顯著增加。
在她的提示下,記者登錄某招聘求職網站看到,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招聘人力資源助理,明確注明6天工作制;東莞市天緯企業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招聘倉庫管理員,明確為6天工作制。其他類似要求5天半或6天工作制的職位需求還有很多,且均為全職。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此舉竟然引來企業求教效仿。有公司在法律在線咨詢網站發起提問:“公司想由5天工作制改為6天工作制,在薪水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采取什么辦法?”身份標明為律師的答復是:“當然是采取計件工作制,因為計件工作制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不定時工時制。”這也就意味著,計件后可以名正言順地加班或取消休假。
探索高效高質的工作模式
近年來,因過度勞累導致因公殉職的現象時有發生,令人惋惜。
“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理應摒棄工作上的‘人海戰術’。”季冬曉表示,當前,一些基層單位和部門已經開始反思加班的實際效果,探索高效高質的工作模式。
白利寅認為,扭轉基層治理工作模式的關鍵是,抓牢日常職能的落地、落實,在常規工作中掃除滋生積弊的土壤。同時,明確部門職責劃分、確定牽頭單位,防止無效溝通與低效重復勞動。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教授姜明安建議,在基層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加強合理休假意識的引導培養,建立并完善相關休假制度,同時建立健全干事激勵機制。
例如,可酌情發放加班補貼,令加班有效率、見成效。對那些確有加班需要、長期奔勞在一線的干部、職工,組織部門與所在單位應給予更多物質和精神支持。
同時,建立健全年休假執行考核制度,納入各地、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并作為考核評定等次的依據。對選派干部到艱苦地區工作的,應加強體檢,合理安排休假時間。對涉及群眾就醫、審批、辦證等服務崗位的業務單位和部門,合理規劃工作流程,區分輕重緩急事,逐漸推行AB崗制度。
另一方面,受訪專家建議,社會輿論應發揮積極作用,在宣傳愛崗敬業精神的同時,倡導勞逸結合的工作節奏。
(刊于《瞭望》2018年第35期)(記者毛振華 浦超 劉翔宵 蕭海川)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基層干部 休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