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護眼設備能緩解近視嗎?保護視力要了解四件事
編者的話:據統計,我國兒童近視率居世界首位,小學生近視率比例達45.7%,初中生74.4%,高中生83.3%,大學生86.36%。近視低齡化且高發,除先天因素外,主要由日常用眼習慣不良所致。本期,四位著名眼科專家就為大家講講,護眼是一生都要關注的大事,必須從小做起。
三歲前是關鍵期
主講人: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院長、教授 瞿 佳
如今走在街上,隨處可見戴眼鏡的人,而且孩子這一特殊群體更嚴重。曾經,戴眼鏡是文化人的象征,可隨著近視人口不斷增長,那兩塊小小的鏡片已經成為很多成年人和孩子眼前揮之不去的陰霾。
家長是保護孩子視力的“守門人”,預防近視必須先了解兒童視力發展特點。大家通常將視力不低于1.0(5.0)作為判斷標準,但這個標準對幼兒來說不完全適用。因為,學齡前兒童視覺仍處于發育過程,6歲后相對穩定。不同年齡的孩子,應采用不同判斷標準。一般,剛出生嬰兒視力較低,家長離孩子遠一點,他就看不清了。6個月的孩子視力還不到0.1(4.0),1周歲為0.2(4.3),3歲≥0.5(4.7),4歲≥0.6(4.8),5歲≥0.8(4.9),6歲及以上≥1.0(5.0),就說明視力正常。另外,孩子發育情況不同,視力標準只能作為參考,要綜合驗光結果判斷。
兒童視力發育,3歲前是關鍵期,3~10歲是敏感期。此時,家長除了要對視力、視功能、視覺有正確認識,還要科學關注。如果有影響孩子視覺發育的不良因素,要盡量避免,發現問題,早干預早治療。家長可通過幾種情況早期判斷孩子視力是否有問題:4個月時能否注視玩具,8個月時眼睛能否隨著物品轉動,1周歲能不能看到遠處物體,3周歲可以到醫院檢測視力。
影響兒童視力發育主要有幾類疾病。1.近視。我國兒童近視發病率高,遺傳、學業負擔重、用眼習慣不健康、環境等都是致病原因。如果不引起重視,可能發展為高度近視,甚至形成病理性近視,出現并發癥。不少家長覺得假性近視沒關系,真性近視才要關注。學術界認為,假性近視可能是近視發生的初期。最常用的矯正方法是佩戴眼鏡,視力清晰后,可能減輕或抑制近視發展。另外,日常應增加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視物時間,每天曬足2小時日光浴,讀書寫字保持合理距離、光線良好、坐姿正確,合理補充營養,當近視進入穩定期可考慮屈光手術。
2. 遠視。近視是眼軸過長,遠視是眼軸短、屈光不足。典型遠視是看近看遠都不清楚,低度遠視看遠清楚,近處看不清。中高度遠視要特別關注,因為在兒童視覺關鍵期、敏感期,若視覺不佳會對眼部及大腦皮層產生影響,沒有清晰的視覺效果,會形成弱視。建議家長盡早帶孩子就醫矯正。
3. 散光。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常的一種表現,與角膜弧度有關。平行光線進入眼內后,不能聚集于一點(焦點),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稱為散光。按表現形式,散光可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前者可用鏡片矯正,后者無法用鏡片矯正。
預防近視做到三個20
主講人:中華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 楊智寬
眼睛是人類觀察世界的一扇窗,然而這扇窗卻經常蒙塵,特別是我們身邊的“小眼鏡”越來越多。所以,預防視力問題,必須盡早抓起。
新生兒雙眼都處于遠視狀態,這是生理性遠視,也是一種“遠視儲備”。隨著生長發育,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這個過程稱為人眼“正視化”。
伴隨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兒童和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視物或在光線不好等情況下用眼普遍,加上過多使用電子設備、睡眠和戶外運動不足,會導致“遠視儲備”過早消耗,最終出現近視等問題。比如四五歲孩子,生理屈光度為150~200度遠視,如果遠視儲備值與200度差得很多、只有50度,意味著很可能在小學時會得近視。
如果家長只靠感覺了解孩子的視力狀況,或等到孩子近視了才關注,為時已晚。近視進一步加深,會導致高度近視、并發癥,甚至致盲。
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用眼習慣,比如持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歪頭寫字看書、看書看電視距離過近等,更要盡早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眼視光檢查,了解孩子的遠視儲備情況,及早建立視力跟蹤檔案。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應做到“20-20-20”護眼法則,持續視物20分鐘休息一下,休息時先眨眼20秒,眨眼是一種“刷新”大腦的方式,然后看20英尺(約6米)以外的物體或遠方。另外,還應做到“三個一”,眼睛距離書本1尺,胸離桌子1拳,指尖距筆尖1寸。(本版講座由本報記者張冕整理)
高度近視隱憂多
主講人:首都醫學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臨檢中心副主任 張豐菊
很多人覺得近視不是問題,不必大驚小怪,如果近視發展為高度后還肆無忌憚,那就攤上大事了。
近視是指在調節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在視網膜上不能清晰成像,屈光度為600度或以上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容易引發視疲勞、暗適應功能降低,以及眼部退行性改變。臨床接診病人發現,有的中年患者原來度數是1200度,一兩年后漲到1400度,眼軸還在發展,度數仍在加深。由于晶體營養不足、眼底發生病變,可能造成白內障甚至致盲。而且,高度近視患者晚期合并開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若合并青光眼后再出現白內障,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預防近視發展是關鍵。
治療方面,一定要考慮適應證,最貴的不代表最好,適合病人的才是最佳。患者可到正規眼科機構進行眼底檢查,綜合眼部健康狀況,若沒有發生病變,可進行角膜手術;如果角膜條件不允許,可考慮做眼內人工晶體植入或早期晶體渾濁摘除。目前,屈光手術日新月異,患者還可根據個人情況,與醫生進行個性化考量后,選擇其他治療方法。
護眼設備能緩解近視嗎
主講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組長、教授 呂 帆
為了保護孩子眼睛,家長們煞費苦心,購買護眼燈、眼保儀,這些東西能緩解近視嗎?
這類護眼設備對于消除眼睛疲勞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真的近視了再使用,對延緩近視發展沒有根本作用。如果要明顯改善,還要多做戶外運動。另外,目前在眼科研究領域已被證明有效并能緩解近視發展的措施之一就是佩戴角膜塑形鏡,簡稱OK鏡。
有些人近視后,隨著時間推移,度數越來越深。比如9歲開始近視的兒童,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期,學習壓力大,度數特別容易加深。此時,在正規醫院驗光、佩戴OK鏡,可延緩度數增長。OK鏡和隱形眼鏡外觀相似,近視患者晚上睡覺時佩戴,鏡片能輕柔、漸進地改變角膜外表形態,使角膜中央曲率變平,降低角膜屈光力。這樣,患者白天無需戴框架眼鏡也能看清楚。7~10天即可達到預期效果,近視度數可暫時降低75~600度,一旦不佩戴OK鏡,角膜“記憶”會消失,度數又會反彈。不過,大量臨床研究證明,對于部分人來說,佩戴OK鏡可阻止近視進展,控制率可達30%~70%。
需要提醒的是,5類人不適合佩戴OK鏡:
1. 有眼部疾病的人;2.屈光度與角膜狀態不符合條件的人,比如角膜非常堅韌、壓不動,或者近視度數非常高;3.不能定期復查者;4.不能按醫囑認真護理、清潔鏡片和更換鏡片的人;5.年齡太小、家長不能很好地監督,也不合適佩戴。
即便是適合佩戴者也要謹慎對待,必須到專業醫院、機構驗配,購買有資質的鏡片,佩戴后遵醫囑,定期隨訪。
編輯:趙彥
關鍵詞:護眼設備 緩解近視 保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