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王建華: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艱巨性

2018年08月21日 15:11 | 作者:王建華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作者: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王建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和決策部署,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高度、推進力度、實踐深度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和廣闊前景。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足,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有的地方甚至想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之所以出現這些錯誤認識,與這些地方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艱巨性缺乏深刻認識有很大關系。

Img363625975

從世界范圍看,工業化在為人類創造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曾出現過非常嚴重的生態危機,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治理生態環境。它們憑借幾百年工業化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優勢,以巨大資源投入生態環境治理,甚至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環境污染,才使其自身的生態危機得以緩解。我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轉嫁環境污染。要看到,我國要用幾十年到一百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之路,這種跨越式發展導致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為薄弱。正是由于既有基礎比較薄弱,雖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與廣大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和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決定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任務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必須及早動手、久久為功。

我國古代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包括“天人合一”等樸素自然生態觀。進入近代以后,在積貧積弱情況下追求民富國強,并未形成人與自然相處的系統倫理規范,甚至發生過對大自然的掠奪性利用,一些地方出現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失衡等突出問題,一些人對生態環境保護比較冷漠。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一開始就站在了較高起點上,但生態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深植于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一些企業、一些人的利己主義做法還在或多或少地阻礙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弘揚生態文化,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礎。

從現實國情看,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均可利用資源相對匱乏,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較為突出。這決定了我們不能延續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決不可對生態環境保護掉以輕心。面對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必須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從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短板依然存在,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很多發展中的復雜問題都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解決這些挑戰和難題,要求我們充分認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艱巨性,真正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既不能沉醉于已經取得的成就而裹足不前,也不能無視困難而急于求成,而應積極穩妥走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每一步,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生態 文明 建設 艱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动漫第一页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亚洲中文免费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