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多地生育政策調整!延長產假發補貼 甚至還讓生三孩
有地方計生政策執行力度寬松
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不符合相關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因此,各省份也都會根據所在地年人均收入數倍不等征繳這筆費用。但隨著生育政策逐漸放寬,一些地方已經默許了超生現象的存在。
因為前兩胎都是女孩,河南北部某農業大縣的劉先生與妻子決定再要一個,他們在2017年如愿迎來了兒子的出生。孩子出生前,劉先生還在擔心是否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
按照2016年5月底新修訂的《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第三個及以上子女的,應當征收社會撫養費。每多生育一個子女,分別按發現違法行為時男方和女方戶籍所在地縣(市、區)上一年度城鎮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以此計算,劉先生需要繳納約32000元的社會撫養費。
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政府部門催繳過這筆罰款。劉先生稱,之前違反計生條例超生,如果不繳納社會撫養費,孩子的戶口會很難辦理,不過現在,幾乎不會遇到任何阻撓。不僅如此,孩子出生前的產檢、住院費等,依舊能享受到一定的補助。
劉先生說:“在我們周圍的幾個村,一個家庭生3個或者4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少,幾乎沒聽說還要交罰款的。”
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也存在。江西贛州市的一位鄉鎮干部對中新經緯表示,現在超生已經不再罰款,也沒有其他限制,計生部門沒有了之前的強勢,開始鼓勵生育了。
生育率水平較低的黑龍江省更為積極。2016年4月修訂的《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規定,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居民的,可以在依法生育兩個子女基礎上,再生育一胎子女。
但各地對征繳社會撫養費的力度也不相同。據媒體近日報道,因拒繳社會撫養費,湖南岳陽汨羅市15個鎮的221名違法生育對象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提高生育率需打組合拳
面對較為嚴峻的人口壓力,提高生育率水平,已經成為中國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手段。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也刊文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已經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說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國家大事。”
陸杰華稱,鼓勵生育要從多方面入手,增加產假、完善家庭稅收、提高公共服務等政策需要全面配合,“比如在稅收方面,要完善家庭稅收,對有子女或者多個子女家庭實施一定的減免。”
攜程聯合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也發文表示,人們不愿意多生孩子,主要原因是現代社會撫養孩子的成本過高,國家需要出臺實實在在的政策減輕育齡夫婦養育孩子的負擔。具體來說,對高收入家庭通過孩子人頭抵稅的方式減免個人所得稅,對收入較低的家庭直接發放現金補貼。根據他們分析,大部分低生育率國家將GDP的2%到5%用于鼓勵生育。照此標準,中國至少要花2萬億來鼓勵生育。具體方式可以是稅收減免和現金補貼。
但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則對中新經緯表示,大量發現金鼓勵生育沒有必要,也沒有到這個地步。現階段能做的是創造更好的生育條件,讓想生的家庭都能生。
近些年,呼吁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聲音不絕于耳,有學者認為,應該盡快放開生育政策,才能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生育水平。近日,陜西省統計局發布的《陜西省2017年人口發展報告》也建議,適時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出臺鼓勵生育措施,通過對生育進行補貼獎勵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
翟振武表示,如果中國的生育率持續走低,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政策很有可能出臺。
但另一方面,出臺鼓勵生育政策能否奏效,也存在一些爭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都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但實施多年,效果并不明顯。陸杰華稱,上述國家的政策效果確實不大,但如果不鼓勵生育,生育率可能更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育 政策 家庭 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