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只要文本寫得好,專利一般跑不了:一些企業為何熱衷“偽創新”
“不管企業發展是否需要,都要想盡辦法比拼專利比論文,能否產業化根本不重要”“項目評審走形式”……半月談記者在國內高新技術企業采訪時,一些民營企業家和高校學者對當前一些企業的偽創新現象表達了不滿。
弱專利、假需求:部分企業熱衷偽創新
近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常林集團因涉嫌項目空轉、科研造假備受輿論關注。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一些企業披著高科技和創新的外衣、行欺騙之實的偽創新亂象屢禁不止。
“說實話,我們企業95%以上的專利就是一紙空文,根本無法產業化。”一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知名藥企負責人說。企業每年都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請“寫手”代寫及購買專利。但這種往往是缺少技術含金量的弱專利,質量很低。
半月談記者聯系了該企業推薦的一家專利代理機構,以購買專利為由進行咨詢,對方坦言,購買一項發明專利約需2萬元,但不保證能產業化,“用來充數量沒問題,手續都齊全”。該業務人員還透露,其公司平臺上交易的專利,七成都無法產業化。
一位新興產業集聚基地負責人對此亦有同感。他調研發現,一些小微企業研發專職人員只有兩三人,卻是專利大戶,辦公室掛滿了各類證書,產品品類更極其豐富。正是因為深諳“創新”之道,有的將一項技術發明放在10個不同應用場景,分開申報,便有了十個專利,有的就是砸錢買,“連專利名稱內容都說不清楚,純屬形象工程”。
該負責人還反映,有的企業干脆“拿來主義”,直接將他人產品貼上自己的品牌,被業內戲稱為“貼牌式創新”,這一現象在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表現尤甚。
“不僅以弱專利偽裝技術進步,還善于造假、夸大市場需求與訂單量來造勢。”剛在一場科技企業路演活動擔任評審的專家分析,一些互聯網領域創新不去安心根植于核心技術,而是熱衷于過度炒作假需求來玩資本游戲。
“數字沖動”擾亂創新秩序
接受采訪的企業家們及高校學者坦言,近幾年專利申請、創新項目申報中反映出的“數字沖動”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導致一批所謂核心技術與創新成果只能看不能用,更不能產業化,干擾了創新秩序,損害了創新氛圍。
“缺少原始創新、重大創新,不愿意坐冷板凳下硬功夫,而是一心想掙快錢,搞快餐式創新。”在專家們看來,這股歪風背后,企業一方面想壘高創新的“數字成績”,套取國家創新政策資金,一方面利用重視創新的社會心態,包裝自己吸引更大市場投資及訂單。
上述藥企負責人舉例說,比如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復審時,都明確要求申報企業具有一定數量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等。但由于審核形式以紙質申報材料為主,缺少實地實物的多方校驗,一些創新投機行為得以蒙混過關。“甚至滋生了中介產業鏈,憑借特殊的溝通渠道,幫助偽創新通過審查。”
一位剛從知名高校離職的創業者吐槽,近日正忙著幫一位建筑商朋友寫專利,對方不關心寫啥,就是需要專利“傍身”來申報項目。“于是我絞盡腦汁,將研究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方向與建筑行業相結合,在辦公室憋了兩個。”他說,只要文本寫得好,專利一般跑不了。
剔除虛火,嚴懲造假
偽創新不僅僅擠占大量政策補貼名額,更挫傷真正埋頭苦干的創新者,也影響了決策部門對科技進步的客觀認知,拖累了我國創新腳步,降低全社會的創新水平和質量。
“可怕的是,企業在數字沖動、利益驅使下知假造假,并相互攀比。一些政策與評審漏洞又讓偽創新怪圈得以運轉,必須盡快扭轉這一局面。”受訪者深感憂慮。
專家表示,首先要從源頭上提高專利含金量,將創新的數量優勢轉化成質量優勢。一方面強化專利評價質量導向,完善專利統計發布制度,并加大對地方專利質量的考核與監督;另一方面針對當前地方獎勵專利申請者的做法,建議做好甄別,避免專利申請通過便束之高閣的現象。
企業家認為,在支持創新項目時,亟待建立科學評判的遴選機制,避免“走過場”“拍腦袋”,如加大對項目資金中研發費用支出的審查,增加對產品的實地實景驗收等。
對于貼牌式創新的造假行為,受訪者認為應該出臺懲罰舉措,將涉事企業納入創新政策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黑名單,限制其獲取創新資金支持等。 (記者:張紫赟 來源:《半月談》2018年第14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專利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