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建郝建彬: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及能力建設的建議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全球第二,創造就業全球第一。據中國信通院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2.9%。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數字經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拉動就業作用顯著,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人數達到1.71億人,占當年總就業人數的比重達到22.1%。
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從表現形式上看是貿易、產業結構之爭,從深層次看是兩國技術實力、創新能力、產業鏈、價值鏈之爭,而決定勝負的關鍵是“人才之爭”。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就業主體正在從制造轉向服務,平衡好產業升級、就業轉型、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等)三者關系。
為此,建議:
一、 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海外優秀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回國,同時鼓勵國內院校注重人工智能領域學術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當前,隨著電商業務跨境、跨界、多元化發展,對跨界、交叉學科的人才競爭勢必加劇,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國人才培養、儲備均與業務發展不匹配。因此,在國內高校自主培養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同時,也應面向全球吸納高端人才,打造“數字經濟”人才高地。
二、 加速電商行業中低端職業培訓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適應行業轉型對技能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的發展與運用,必然要替代低技能和程序性的工作,及早改變教育培養目標與培養理念,加強人工智能、數字技術與商業結合的專業設置,提升數字化技能實訓能力,推動職業院校與電商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培養“數字化”新藍領。
三、 提升全民“數字化”素養,提倡終身學習,推動人才技能轉型,迎接就業新挑戰。回顧歷次技術進步,其背后受益的均是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人員,隨著電商全球化發展,未來“就業鏈條”將會打破國界、跨越平臺,為了在全球就業鏈條中處于競爭優勢地位,應全面提升全民“數字化”、“智能化”能力與素質,倡導終身學習,這樣才能在技術進步浪潮下,趨利避害,搶占先機。
(作者系民建會員、 阿里研究院中心主任 )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數字化 人才培養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