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互聯網+”為新疆特色農產品添雙翼發布
7月2日,當炎炎夏日開始席卷全國之時,剛剛成熟的吐魯番的哈密瓜,已迫不及待地開啟了自己的旅行。
當天,主題為“尋味新疆——多兩小時日照,多出30%的甜”的第五屆新疆特色農產品網絡推介會拉開序幕。4日,登陸天貓聚劃算的西州蜜25號哈密瓜引發搶購熱潮,開售僅5分鐘,銷售量就突破25000件,全天銷售量更是達到12萬件,小小哈密瓜借助互聯網,成了人們夏日里熱捧的新疆味道。
利用互聯網銷售對于新疆農業來說已經不是新鮮事。當電子商務進入農產品銷售領域時,一次次創下了傳統渠道難以匹敵的銷售記錄。面對運距遠、保鮮能力不足等困擾新疆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短板,如何借助互聯網優勢改造提升傳統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產業和互聯網實現良性互動,是必須要沖破的發展瓶頸。
令人振奮的是,乘著第五屆新疆特色農產品網絡推介會的東風,英吉沙色買提杏、吐魯番西州蜜25號哈密瓜等新疆特色生鮮林果首次實現了大規模網絡營銷,制約我區互聯網+農業發展的瓶頸正在被一點點打破,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水平和效益不斷提升。
優化銷售,試水鮮果全鏈路
從時間節點上看,第五屆新疆特色農產品網絡推介會舉辦的時間與往屆略有不同,并沒有選擇9月和11月,而是選擇消費者對瓜果需求最為旺盛的盛夏時節,這其中的變化顯而易見。
“過去我們幾乎不在盛夏時節運輸哈密瓜,因為稍有不慎哈密瓜就會壞在路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果珍心疆果業有限公司供應鏈經理劉恒宇說,在夏天,從新疆把哈密瓜運輸到內地市場,冷鏈運輸是必不可少的,冷鏈運輸單車單趟成本要比普通運輸高出近3000元,農產品如果不能實現優質優價銷售,冷鏈運輸成本就會侵蝕農產品自身效益,降低產品的競爭力。
今年,劉恒宇和他的團隊為“尋味新疆”活動提供物流服務,同樣在盛夏時節,卻沒有高成本的顧慮。“剛采摘的哈密瓜,即刻打包通過冷鏈運輸到企業位于西安的分倉,再從西安發快遞到顧客手中,良好的品質保證了銷售價格和利潤。”劉恒宇說,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品質過硬的哈密瓜準確找到了市場定位和顧客人群,良好的銷售價格支撐起了優質的物流服務,現在企業運營冷鏈物流,雖無法大幅壓縮冷鏈成本,但農產品效益的提升可以彌補冷鏈高成本的短板,這就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色買提杏因皮薄細軟、不耐存放,被稱為“瓷美人”。但現在,“瓷美人”也不怕“路途顛簸”了。
英吉沙縣副縣長吐遜江·肉孜介紹,為了拓寬杏子的銷售渠道,讓農民真正享受到“杏”福,英吉沙縣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探索生鮮行業冷鏈包裝運輸新模式。此次活動中,色買提杏經過嚴格的專業化采摘后裝車送到烏魯木齊中轉,然后再送到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陜西生鮮產地倉,實現生鮮果品全鏈路,內地消費者最快兩天內就可品嘗到來自新疆原產地的優質杏子。
“過去賣干果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我們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將更多原汁原味的生鮮林果推介出去,真正把新疆‘瓜果之鄉’的美譽轉化為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靜介紹,本次活動將以我區哈密瓜、杏等五大產區為主打,涵蓋33個品類,共計120種商品,計劃一周實現五大產區累計銷售20萬件,其他貨品累計50萬件,累計銷售總金額5000萬元以上。曾經難以保鮮、難以運輸銷售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將借助互聯網的優勢,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打造名片,樹全新品牌形象
新疆特色農產品不僅需要品質和口碑,還需要推介。到底用什么來推介新疆特色農產品,互聯網有它的辦法。
鄧靜介紹,互聯網應對的主要消費人群是“80后”乃至更年輕的消費群體,自然要用新的理念來推介新疆特色農產品。
這些年,一些全新的概念出現在互聯網上,對新疆特色農產品的稱贊不再是簡單的個頭大、味道好。
現在,糖度、果徑、果重等成了人們認識新疆特色鮮果的新概念。在此次“尋味新疆”活動的網上銷售環節,品種、果重、網紋覆蓋率、甜度四項指標成了哈密瓜品質的有力背書,使消費者在購買時不僅有了品質參考,也使新疆特色農產品有了獨一無二的品質標簽。
不僅如此,此次哈密瓜登陸天貓聚劃算,網站頁面不僅可以看到傳統的產品介紹信息,主辦方還專門布設了精心制作的小視頻,借助畫面和聲音的生動再現,展現新疆獨特的氣候資源條件,凸顯了“多兩小時日照、多出30%的甜”的活動主題,增強了人們對新疆哈密瓜的感性認知。
“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銷售,還有助于人們更加直觀感受新疆獨特的氣候資源條件,對新疆特色農產品的品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培養了好感。”鄧靜介紹,本次活動,主辦方通過借消費者之口講出唯美的新疆品牌故事,在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看到主辦方精心準備的來自主要產區的視頻和直播,切身感受到多兩小時日照、晝夜溫差大等獨特氣候資源條件,在突出新疆特色農產品優良品質的同時,構建起產品全新的品牌形象。
筑牢基礎,健全供應鏈體系
自治區商務廳電子商務和信息化處副處長趙旭說,農產品上行是一個體系建設,不是有產品就能上行,從產品的質量把控、定位、包裝到售后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相應的組織,電商平臺必須沉下心來做很多基礎工作,才能做好農產品上行。
7月4日12時,在哈密瓜登陸天貓聚劃算兩小時后,托克遜縣博斯坦鄉博孜尤勒滾村村民馬耀祖收到了發貨訂單,他馬上投入到緊張的采收工作中。下午5時,他和工友們完成了哈密瓜的采摘和包裝,今年第一批哈密瓜發貨了!
“今年按照企業標準種植哈密瓜,不僅豐產還豐收,每公斤收購價達到4元錢,比去年高出一倍。”馬耀祖高興地說。
近年來,受內地同類產品沖擊、種植技術不過硬等因素影響,馬耀祖種植哈密瓜的收益始終沒有實現突破,今年,在公司和合作社的幫助下,借助互聯網不僅銷售不愁,還有專門的企業上門進行技術指導,提高哈密瓜品質。
“現在全部用農家肥,一塊地一年只種一茬瓜,下半年也不復播,專門用來恢復地力,為明年做準備。”馬耀祖說,有了新技術,今年種瓜收入比去年增加了7000多元,下半年也不用操心地里的事了。
聯接馬耀祖與互聯網的是巴州果珍心疆果業有限公司,在企業的幫助下,馬耀祖按要求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并通過企業實現互聯網營銷。該公司總經理田華川介紹,企業通過建立牢靠的企農利益聯接機制,為互聯網企業打造有力的供應鏈支撐體系,讓越來越多的新疆特色農產品接觸到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農業的有機銜接。
田華川介紹,達到品質要求的產品,企業都要按照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收購產品,以保護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培養他們優質優價的生產理念。
“我們通過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深耕供應鏈服務,發揮企業接地氣的優勢,不僅優化了供應鏈,還讓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遇。”田華川說,目前,企業已建立起哈密瓜、葡萄、蟠桃等多種新疆特色農產品的供應鏈,使生產者和互聯網實現了良好互動。
不難看出,互聯網對我區農業發展的提升已不僅集中在促進銷售這一領域,其高效便捷的發展理念已通過日漸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影響到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使參與其中的從業者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新疆特色農產品熱賣互聯網的背后,是整個產業體系和功能的日趨完善,在互聯網+農業的聯動發展下,新疆特色農產品已經插上騰飛之翼,駛向更美好的未來。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新疆 農產品 特色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