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調研組甘肅調研小記
“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要下大力氣解決好深度貧困地區學生留得住、學得起、學得出等問題,確保教育扶貧出實效。”近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王偉光率“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問題”調研組在甘肅省調研,先后深入臨夏州東鄉縣、永靖縣和甘南州夏河縣、臨潭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
“小朋友們能聽懂普通話嗎?大家會說普通話嗎?”在夏河縣達麥鄉中心雙語幼兒園,調研組成員問正在上課的小朋友。夏河縣是漢藏“雙語”教學區,搞好雙語教育是藏族兒童繼承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有利于他們以后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就業、融入社會。因此,調研組對學校教育格外關心。
然而,面對貧困的家庭現狀和打工帶來的短期利益,一些家長和學生未能在“求學之路”上走下去。調研組了解到,甘南州農牧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3年,東鄉縣和積石山縣義務教育鞏固率僅為55.4%和76%。調研組走訪的40戶貧困家庭中,小學及文盲超過80%,50%以上不能用普通話交流,靠駐村干部翻譯,外出務工受制約。臨潭縣沙巴村村民黨祖先成,因為自身無一技之長、家里缺勞力陷入貧困,他的兒子初中未畢業就輟學外出打工。黨祖先成無奈地說:“原本以為打工能賺錢,沒想到好的廠子都不收沒學歷、沒知識的人,最后只能在建筑工地上打雜。”
雷迅委員指出,一個孩子過早離開校園,用稚嫩雙手承擔起生活重擔,但又因文化素質水平偏低,務農沒出路,務工沒技能,只好重復低水平的生產生活方式。
賀穎春委員強調,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它能為個體提供上升的通道,更能為一個地區提供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人力資源。
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范小建和魯昕委員建議,要著力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加快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在貧困地區人口集中的行政村依托小學現有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擴建幼兒園,真正使貧困地的農村孩子接受良好啟蒙教育。
委員們建議,要進一步完善轉移勞動力培訓體系,依托區域內職業學校,建設集教學實訓、社會培訓、技能鑒定為一體的開放式合作型實訓基地,既滿足區域內技能型人才需求,又增加勞務輸出,提高脫貧致富能力。(張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調研 民族 全國政協 宗教 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