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論財政倒逼改革
看題目讀者應該能想到我要說什么。中國改革開放40年,作為改革同路人我也跟蹤研究了40年。一路觀察思考,對財政投入有了這樣一種看法: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可以推動改革;減少投入甚至不投入也可推動改革。驟然聽這看法似乎自相矛盾,若仔細想其實并不矛盾,下面就說說我的思考吧。
先從大家普遍關注的兩件事說起:
第一件事是“僵尸企業”。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近期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特別強調要加快處置“僵尸企業”。落實“去產能、去庫存”,當然首當其沖是要清理“僵尸企業”。起初我的困惑是,國內為何會有大量僵尸企業存在?既然企業已經資不抵債,而生產已又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這樣的企業照理早該依法破產,可為何至今未破產呢?
前年到南方某地市調研,在一次座談會上我提出了這個問題,當地國資委一位負責人解釋說,讓企業破產不難,難的是短期內無法安置下崗職工,弄不好會引發職工集體上訪事件。迫于無奈,政府只好給這種半死不活的企業繼續輸血。我恍然大悟,僵尸企業得以存活原來背后是有財政補貼。當時我就想,要是財政停止輸血讓企業破產,即便財政為所有下崗職工提供生活保障,花錢也比支撐一個扭虧無望的企業少得多。正是在此意義上,所以我說財政不投入也是推動改革。
第二件事是“產學研脫節”。據公開數據說,政府科技投入在整個財政預算中占比超過了7%,連續6年科技專利申請平均近百萬項,其中獲得專利授權的每年有近20萬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專利成果的市場化率卻不足7%,產業化率更低,約5%。問題出在哪里?我曾走訪過幾家科研院所的專家,雖然他們各自研究領域不同,但答案卻驚人相似。這答案我之前沒想到,讀者也未必能想到。
是何答案呢?說來簡單,原來是現行科技投資體制所致。我國科研院所多如繁星,而且大多是事業單位,國家不僅撥課題經費,而且還給發工資。研究人員衣食無憂當然不會去關心成果轉化。設想一下,假若財政只對基礎理論研究和關系國家安全的重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大投資,而將民用技術研發交給市場,財政不再給錢資助。如此一來,這類研發機構是否會重視成果轉化?當然會重視。這樣看,財政斷奶也是推動改革。
上面說的是兩件具體事,由此推及一般,財政到底應在哪些領域加大投入而在哪些領域減少投入或不投入呢?理論上講,財政是否投入要看政府職能如何定位。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有四項: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公平、提供公共品(服務)以及扶貧助弱等。這是說,以上四大領域,財政應該加大投入;而在四大領域之外,財政則應少投入或者不投入。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原則,落實到操作層面要復雜得多。比如四大領域具體包括哪些項目,我們就很難一一羅列,而且即便能羅列,人們也難免會有不同的看法。據我所知,前面我說財政不能為僵尸企業輸血,學界就有人不贊成。有不同觀點不要緊,真理越辯越明,現在要緊的是要盡快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并把不同觀點亮出來,讓決策部門參考。
再接著說我的觀點。財政投入應該怎樣進退?目前我想到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不過是一家之言,我姑妄言之,讀者也姑妄聽之吧。
首先,我想到的是生態環保。毫無疑問,生態環境屬公共品,財政應該投入,但財政卻不能大包大攬。時下流行的觀點認為,環保必須由財政投入。這觀點其實不完全對。環境恢復和治理需財政投入,但保護環境應主要靠市場。科斯定理證明,只要政府明確界定產權(如限定排放權),市場會將損害環境的社會成本內化為企業成本。這樣財政不用花錢,污染也照樣能控制。否則全由政府包攬,政府一邊治理,企業一邊污染,財政投入將是無底洞。
第二個方面是科技創新。財政當然要支持創新,不過對創新也應區別對待。說過多次,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是公共品,需財政投資;國防軍工技術和核心技術創新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也需財政投資。但民用創新技術不同,其產品是商品,可通過市場取得收益,故此類創新不需要財政投資。最近聽說有地方用財政資金獎勵科技成果轉化。莫明其妙,成果既已轉讓,有市場回報財政何需再獎勵?我認為這錢不必花。
第三個方面是扶貧。扶貧助弱政府責無旁貸,但財政扶貧有不同的角度:既可從需求側投入,也可從供給側投入。有不少地方干部反映,近幾年財政從需求側扶貧花錢不少,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爭當貧困戶的現象。去年夏天我赴貴州六盤水調研,他們通過“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從供給側扶貧,財政花錢不多,短短3年卻帶動了30萬人脫貧。由此給我們的啟示是:需求側扶貧要精準,財政切莫花錢養懶漢。
最后再作一點說明:我說財政減少投入或不投入也可推動改革,此判斷的潛臺詞是目前財政有些投資超越了政府職能,減少投資或不投資是回歸政府職能。顯然,政府職能回歸是改革;而對原來的投入對象來說,此舉則是倒逼改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財政 投入 改革